首页 -> 2008年第3期

“《当代》文学拉力赛”2008年第二站冠军揭晓等

作者:佚名




  经过本刊读者Email、传真及电话、信函投票,莫怀戚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荣获2008年第二站“《当代》最佳”称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08年第二站读者来信选登
  
  读者:姬晓东
  本期冠军空缺吧!《白沙码头》文笔优美,故事波澜起伏,写得不错。但它的故事简直太离奇了。本期的两个短篇倒是不错,特别是范小青的《颊带惆怅你为哪桩》很有意思,折射出市场经济社会里一些经济关系,债务引发的问题令人深思。
  你们年度奖评选活动的标题上用了“汇报”两字,一下子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令我十分感动,谢谢你们的客气。另外,我建议一至五届年度奖和五年度最佳奖的颁奖活动,要参考央视“星光大道”总决赛的做法,作家们的登场或者获奖感言都要有创新,总之不搞则已,要搞就搞得红火热烈,给时下冷清的文学舞台注入强心针。我们知道,这样的活动只有你们才能搞起来,所以,不要叫大家失望。
  
  读者:费金元
  本期推荐莫怀戚的《白沙码头》。
  《白沙码头》堪称一部令人惊叹的传奇大作,通过对奇人、奇事、奇景、奇情的精彩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的“赌”性。
  本期的中篇小说《单位》和往事《好人胡适》写得也相当不错,前者写出了中国特色的“单位”体制性弊端及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后者还原了一代文化伟人胡适先生的本来面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读者:刘利萍
  《白沙码头》故事性很强,曲折生动又浪漫刺激,小说中塑造的八师兄、白萝卜、金花、赌王老头等人个个惟妙惟肖,令人难以忘怀。我更欣赏的是,关于公主和八师兄两人不同时期的监狱生活。能把监狱生活描写的这么美好,他们对此的流连忘返,真叫我们读者有些向往啊!这就是作家和作品的魅力所在!另外,莫教授是重庆的音乐教授吗?他对于音乐和乐器的了解和掌握,很令我佩服。
  
  读者:穆雷
  我比较喜欢《白沙码头》,因为他对人物的描写比较立体,故事编得跌宕起伏,有趣味,有可读性。
  
  读者:徐宇伟
  《白沙码头》中的孤儿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尽管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但是他们很开心。好像有好多年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如此投入,感受小说中的人和事,感觉荡气回肠。
  值得一提的还有裴蓓的小说《单位》,说的是单位的事。在不同的领导面前,主人公梅沥沥总是一粒棋子,在世俗与单位的格局中,背负着气盛与高昂,在以她超强的忍耐力坚持着。读着小说,突然有种相识感认同感,觉得梅沥沥就是有些人的影子。不同的是,她终于完成了完美而且华丽地转身,而有些人还在原地,继续沿着梅沥沥的脚印前去。
  
  读者:冯驱
  《白沙码头》上的一群孤儿,生长在“文革”乱世,小说把他们的生活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中。莫怀戚笔下的众师兄弟中的八师兄得到的史特拉琴引导了他的人生道路。琴高把位的那个狼音是世界名琴中的瑕疵,有它的不完美,才注定八师兄起伏多变的经历。这是作者精心写作这篇小说中最吸引读者的地方,作者营造的长江码头人的生活、爱情使我们不熟悉重庆、长江的读者对这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读者:王西江
  很久没有读到莫怀戚的作品了,《白沙码头》疑为天书!从《经典关系》到《白沙码头》,从城市到码头,这位才华在中国屈指可数的作家的浪漫主义情怀越发浓厚,越发清晰。期待读到莫怀戚关于校园题材的作品,期待。
  
  读者:曹参团
  我选裴蓓的《单位》为本期最佳。不只是因为作者把“单位那点破事儿”写新了,小说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它需要作者把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材料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尽管这样还是可以让每一个在单位工作过或正在单位工作着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读起来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提炼加工的能力是很强的,这正是一个作者能否成为名家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读者:虞时中
  中篇小说《单位》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女主人公梅沥沥带着幻想走进单位,然后又带着失望离开单位,到最后能够心平气和欣然接受自己在单位度过的那段日子,而这个局限于单位的小说,被人挖掘了多次的老题材,这次居然又被作者看似平淡的笔法写得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实属不易。
  
  读者:陈开宇
  一群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白沙码头的孤儿们,团结、不屈、敢爱、敢恨、为所欲为以及真正的视死如归,着实让人惊叹。表象上看似随意的人生,但背后却渗透出简约而精致的人生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有谁的生存观念能简约到书中所述?人生自古就是自寻烦恼,书中众人物独特的生活方式在不经意间给当代人上了苦涩的一课。
  读书很久没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了,《白沙码头》读后真正让我欲罢不能,时时浸沉在书中那些平凡小人物的故事中。平实而直白的语言,简约而韵味深长的人生观,被作家诠释得淋漓尽致,感觉上真正是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裴蓓的《单位》让人耳目一新。主人公梅沥沥从一个逃脱了原单位羁绊,跳槽到一个自认为可以施展的新单位。短短几年中,由一个漂亮、活泼、伶俐率直的女孩,慢慢被磨练成一个茫然、顺从、屏声敛气的小女子;梅沥沥性格的变化实在让人感到心酸。但正因她的淡然,使自己得以安心创作,最终一鸣惊人,个中滋味值得人们去品味、深思。
  
  读者:郝心
  《单位》很好看,让我想起身边的许多人。《单位》里的主人公梅沥沥经历了无数次的自我改变也没有得到她应该得到的。郁闷的生活使人变老……最终她选择了适合自己生活方式。快乐自由的生活。这也是我向往的。
  
  读者:张中民
  看好《白沙码头》,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生活环境树碑立传,并写出一群人的成长经历,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让人有种沧桑看云感叹世事的味道。几个师兄的描写很让人感叹作者的笔力,尤其是对八师兄和白萝卜两个人物的性格描写更让人赞叹。作者视觉独特,对生活环境的描写,也让人重温时代的变迁。与《经典关系》相比,更令人振奋和激动。
  对中篇小说《单位》也情有独钟。作者把一个在常人眼中神圣而神秘的新闻单位,写得充满机关里的世侩味道,让我读得酣畅淋漓,感慨万千。
  钟求是的《一生有你》带给人的是复杂的情感,让人既悲痛怜悯,又让人充满憎恨。小说前边描写不错,但是后边部分就让人有点不知所终了。
  思公的《好人胡适》引经据典,以独特笔墨写出了常人眼中不一样的胡适,很难得。文章写出了胡适好人的一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尤其是文中胡适对“周家兄弟一往情深”的描写,更能看出他的胸怀宽广,很容易让人看出两个文化名人的性格和为人。
  
  读者:张艳丽
  《白沙码头》作为冠军应该当之无愧,但其中的神秘色彩总给人一种不尽合理的感觉。《一生有你》中单身母亲生活的辛酸和心灵的挣扎,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希望、母爱的伟大;《颊带惆怅你为哪桩》的黑色幽默发人深思,让人感慨,生活有时真的很无奈;《礼物》让我们懂得要珍惜曾经的拥有,追求幸福不能伤害别人,否则即使你机关算尽,到头来也不免是竹篮打水。
  
  读者:郑伟才
  《白沙码头》那种诗意的写法总让人有美的感觉,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