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读者来信

作者:佚名




  编者按:这封来信,给了编辑部同志很多感动。编辑关注民生的《当代》,时有艰难。读了这样的文字,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屈,都能够付之一笑。感谢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二小学的屠志荣老师,感谢所有痴迷于文学的人们,不断给予我们克服疲惫战胜困难的力量。
  当代》编委:
  你们好!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是《当代》的老读者。从1979年的创刊号至今,除中间有几年因多种原因未订,共订阅了一百二三十期。虽几次调动,几次搬家,现我家藏有90期《当代》。我大部分时间任农村教师,是一期又一期的《当代》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伴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度过清苦的农村教书生涯。每当一期《当代》到,全校爱好的老师都会激动一阵。因我订的,我先看,然后在大多数教师中传阅,有时候传着传着,杂志就传飞了。《创刊号》就是这样丢失的,成了我终身的憾事之一。
  在昏暗的烛光下(当时农村常停电),几个、十几个教师在办公室议论《布礼》、《将军吟》、《代价》、《芙蓉镇》、《心香》……议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写作技巧……这支队伍越来越大,也许这就叫文学沙龙吧!后来这支队伍分流了,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已经多少年没这盛况了,很想念那时的情况。但只要有确实好的文学作品,仍有不少教师会从我处借去阅读,如《国画》、《沧浪之水》、《泥鳅》、《白豆》……很感谢《当代》的几任编辑为我提供了如此丰盛的精神食粮。
  我读了二十多年《当代》,我觉得《当代》有这么几个优点:
  1.极大部分作品看得懂,好看。当前文学流派很多,不管什么派,作品都是给读者读的,专家叫好,作家自我感觉很好,可读者看不懂,再好也无用。当然《当代》也有少数几部不太看得懂,或不知所云的文章,如张炜的《能不忆蜀葵》、王蒙的几篇文章。可能是我的水平太低,只代表我自己。
  2.坚持现实主义方向,作品贴近生活。特别是2001、2002年,可以说是期期精彩。写的是老百姓的事,或老百姓关心的事,说了老百姓不知该怎么说的话,读后很解渴,很通气,《当代》不愧是当代人的《当代》。
  3.培育的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有不少文学新星从这里升起。
  4.推出了不少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一大批经典作品从这里诞生。
  恕我直言几点意见或看法:
  1. 2003年的《当代》和上几年相比好像缺少重磅作品(《白豆》除外,另第六期未看完),爱看长篇小说的我更有点失望。
  2.文学拉力赛已经好几年了,每年请五个评委这么期期评,年年评(每年评委不同),我也不知道这些评委是否有压力?这样评是否有权威性?群众性?几个评委的意见也会截然相反。就拿《中国知青终结》,说好的评委是“振聋发聩的感受”,说不好的评委是“几乎是强迫自己在读了”,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我们一般的读者就觉好笑了。编委这样搞拉力赛是为了更多好作品奉献给读者,是否可参考《钟山》的做法,将每期的作品交给读者,年终优秀作品由几位有一定权威的专家来评或和群众评相结合,每期的作品择其主要的请几个行家搞个短评、简介什么的,也可包括作者本人,为读者起个导读作用。
  3.近几年来《当代》也曾发表过不少好作品,但与八九十年代相比,似乎缺乏类似《白鹿原》、《大上海沉没》、《第二个太阳》、《月落乌啼霜满天》、《商界》、《古船》、《故土》等有力度、有厚度的恢宏巨著、史诗般的作品。也许小长篇对日趋高节奏的社会更便于人们阅读,但真正喜欢读书的还是盼望大气的作品。从最近一期《当代》上看到要出《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很高兴。《当代》为爱好读书的人又办了一件好事。我想可否在精选的同时,留出二三期为原创的篇幅较长的长篇小说,像以前的《当代·增刊》刊登过《新星》、《月落乌啼霜满天》、《夜深沉》那样。不管在哪里发表的长篇尽量不要删节或节选,以满足读者阅读的完整性,这样可能会影响出书后的经济效益,但真正叫得响、经济效益高的长篇小说,大多先在刊物上发表再出书的。
  4.望能看到反映教育改革、教师生活的文学作品。
  5.适当地有些精美的插图。
  前几次《当代》搞读者调查都因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写,现即将退休,有时间了,一写就那么多,浪费你们时间了,写得不好也不要生气。
  马上要退休了,我虽不会跳舞、叉麻将、打老K,但家有活泼聪明的小外孙,有每两月一次(不,从明年起是每月一次)与《当代》这个老朋友的会面,退休后的生活肯定是充实、幸福、有质量、充满活力的。
  想必你们的工作是十分艰辛的,但我想你们也定为拥有像我这样一批忠诚的老读者而感到欣慰的,再一次谢谢你们。
  顺祝:
  《当代》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多!
  你们的老读者屠志荣
  20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