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2003年读者调查汇报

作者:佚名




  感谢读者厚爱,截止到一月底,去年底随刊发出的《读者调查表》,我们回收到1989份,与上年度回收数持平。从编辑到主编,全体《当代》同志都认真传阅,不仅受到很多启迪,还读到读者的厚爱。深受感动之时,更坚定了为读者办刊的信心。
  本着为读者办刊的原则,我们对本期读者调查结果向读者作一简单汇报。
  
  一、关于性别
  
  《当代》关注民生,忧国忧民。通常以为,这是男性的志趣,但我们总希望那是偏见。本期收回的调查表中,男性读者是女性读者的三倍,似乎在证实男女读者的阅读差异。2003年,《当代》刊登了以《中国农民调查》为首的一批“民生”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行量也节节攀升。如果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增加的读者全是男性,我们的喜悦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兼容,希望男女读者同读同喜。
  我们希望国泰民安,“泰安”到不需要女性时刻惦记民生的程度,我们又希望更多的女性读者阅读“民生”《当代》,我们还想坚持“民生”方向。阴晴圆缺,自古难全,我们注定了要为《当代》伤神。读者如有建议,请随时来信,我们期待着。
  
  二、关于年龄
  
  《当代》长期得到老读者的厚爱,我们深为感谢。为此,我们努力关注老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老读者总是在自然减员,《当代》的发展还必须靠年轻的新读者支持,所以我们同样努力关注年轻人的阅读兴趣。由于通常认为两代人之间,有难以逾越的代沟,我们似乎注定了两难。
  本期调查表设立了三个年龄段。结果显示,35岁以下的读者超过36—55岁与55岁以上之总和。这很令我们高兴,说明《当代》在得到老读者继续厚爱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得到年轻读者的关注。我们也因此相信,所谓代沟,有天然桥梁可以沟通,那就是“民生”,那就是忧国忧民。
  
  三、关于最喜爱作品
  
  2003年《当代》刊登的作品中,读者喜爱的作品依次排名如下:
  1.《中国农民调查》;2.《白豆》;3.《中国知青终结》;4.李国文“直言”;5.《蓝衣社碎片》;6.《水随天去》;7.《矿难如麻》;8.《艺术家韩起祥》;9.《打铁,打铁》、《爱向虚空茫然中》(并列);10.《十周岁》。
  严格说,“李国文‘直言’”,不能算一部作品,但绝大多数读者都这样填写,意思也都明白,我们也就如实记录。
  至此,陈桂棣和春桃夫妻俩合著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就当之无愧成为2003年读者最喜爱作品,荣获2003年《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最佳。
  
  四、关于最不喜欢栏目
  
  一个是《中学生文学社》。
  很多读者都陈述了最不喜欢的理由,认为作为高档次的成人文学刊物,刊登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的习作,不太合适。经与相关方面协商,我们决定从本期起,结束该栏目。之所以没从第一期结束,是因为时间差关系,第一期稿件决定于去年11月,还来不及看到读者调查结果。
  另一个最不喜欢的栏目是《拉力赛评语》。
  这让我们意外。该栏目是我们的得意之作,我们以为来自读者的评委的评语直接明快,比起专家们的正宗评论,更有阅读快感;而且以为这几乎是所有文学期刊中惟一“肆无忌惮”的自我点评。调查结果,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促使编辑部为此专门讨论了多次。
  之所以还保留该栏目,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就取消该栏目一事征求部分读者意见,遭受较为强烈的反对。又说明仍然有很多读者对该栏目持认可态度。仔细研究读者意见,发现读者不喜欢该栏目的原因不一定是针对评委的评语,更可能是因为读者认为,决定拉力赛冠军的人,应该是读者,而不应该是几个“来历不明”的读者评委。
  其二,评委的批评,对我们自己是鞭策。我们对评委的意见,是一字不易地刊登,这种不留情面的公开,对保持编辑敬业精神作用很大。虽然《当代》的编辑之间也能相互批评,总也没有评委肆无忌惮。
  虽然如此,编辑部还是费了很大心思来寻找由读者直接评选拉力赛冠军的办法。曾经设想读者自由投票,因为上一期刊物到达读者手中时间与下一期刊物定稿时间太近,读者来不及阅读的缘故,只能放弃。有读者建议从《读者调查表》中抽样选取评委,以避免偏见。我们曾经采用过这个办法,发现实行起来有难处。评委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一期刊物并做出评价并写成文字,以保证下一期刊出,不仅仅需要水平,还需要空闲和时间。而且,不少读者在自由来信的时候,快人快语,毫无忌惮。一旦成为评委,别的读者不再把他们当读者看,而当评委看,当专家看,标准不知不觉提高,眉头也容易皱起来,他们自己也就会认真起来。认真是好事,但认真过度,字斟句酌,快人快语变成慢人慢语,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率直可能就失去了。
  我们选择评委的方式并不一定但原则固定:一,不是专业评论家;二,喜欢并坚持阅读《当代》和其他文学期刊;三,有独立见解,能评价《当代》和作家作品;四,有独立人格,敢批评《当代》。如果读者有心仪人选,欢迎向我们推荐。
  虽然还保留“拉力赛评语”栏目,但读者的批评促使我们下决心让读者自由投票决定拉力赛全年度总冠军。我们真心希望年底时,读者能够一如既往投票参与,具体方式将在第六期上公布。我们更希望读者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由来信评刊,以便我们设立快人快语的“读者评刊”栏目,和全体读者分享您的见解。
  
  五、关于最喜欢栏目
  
  前三位排名为:1.纪实文学;2.长篇小说;3.直言。
  2002年读者最不喜欢的栏目有诗歌散文和纪实文学。我们取消了诗歌散文(直言除外),保留了纪实文学。2004年纪实文学一跃而成为最喜欢栏目,得感谢陈桂棣、邓贤、丁三、长江等报告文学作家给了我们优秀作品。这又一次给我们教益:读者如果不喜欢某种文学样式,不一定是该文学样式自身的问题,更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发现该文学样式中的好作品而已。只要尊重读者,关注民生,无论什么样式,读者都会喜欢。
  所以,对于今年《当代》新增加页码,我们暂不打算刻意增加什么栏目篇幅,换句话说,我们将增加优秀作品篇幅,减少平庸作品篇幅。
  
  六、关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几乎所有读者都对这本新办刊物表示欢迎,不少读者还提出了宝贵建议。借此机会,把我们创办的初衷和设想和盘托出,和大家沟通。
  每年全国出版的长篇小说,有成千上万部,可谓多如牛毛。而即使是最爱读书的读者,每年所能阅读,也就十部八部。怎样从成千上万里面选出这十部八部,是道难题。市场已经有了中短篇小说选刊,独独缺少长篇小说选刊,是为遗憾。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借一本选刊,替读者分忧。
  为此,我们确立了几个原则:
  
  1.不为专家选,只为大家选。
  这是《当代》一贯的原则。《当代·长篇小说选刊》也将遵循这个原则。这丝毫没有忽视专家的意思。只是因为专家接受赠阅,读者花钱购买。花钱的权利应该比不花钱的权利大些。常常有人担心媚俗,担心迎合低级趣味。但我们不担心,因为二十多年的办刊实践告诉我们,《当代》的读者趣味一点也不低级,能够迎合他们,是我们的荣幸。
  
  2.不选读者已经喜欢,只选读者将会喜欢。
  读者已经喜欢的作品,往往已经热销,阅读者已多,再选,就会有很多读者花钱买冤枉。也会让读者对我们失望,以为我们只会人云亦云随大流。如果我们能够选出独立的见识,我们的读者也会多一份自豪。
  比方《白豆》,读者一片叫好,因为刊登在《当代》上,读者已多,而且重叠,《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就不会再选。比方《手机》,市场热销,商家和评论家一片叫好,也不用我们再选。我们希望选出的是那些被忽略被埋没的佳作,是那些读者很少听说,甚至闻所未闻的名字,让读者不仅有阅读的快乐,还有“发现”的快乐。
  一句话,你喜欢的,我们不一定选;我们选的,争取你喜欢。
  
  3.不盲从,不狂妄。
  在拥有挖掘“被忽略被埋没的佳作”的自信的同时,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奢望自己的选择能够替代读者的选择。在确立不盲从专家和市场原则的同时,我们告诫自己,专家和市场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选择,对读者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所以,《当代·长篇小说选刊》设立了“三排行,一信息”,给读者自己选择作品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个是读者推荐排行。
  一个是专家推荐排行(带推荐语)。
  一个是市场销售排行。
  一个是各出版社最新长篇小说出版信息。
  所有的努力汇集一起,希望读者对长篇小说领域的成果,会有全方位的了解。
  总之,如果读者在阅读《当代》之后,还有时间、精力和阅读愿望,《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读者信任我们,可汇款到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邮编100705)订购。单价12元,全年72元(均含邮资)。也可在双月1号至10号期间,到报刊零售点购买。
  另外,《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特地设立“长篇小说年度最佳奖”,分为专家奖和读者奖。专家奖由七位著名评论家在大庭广众之下,以记名方式投票选出。读者奖由读者自由投票选出。所选长篇不限于《当代》和《当代·长篇小说选刊》,而是当年(含上年)国内出版的所有长篇小说。也就是说,评选出的最佳长篇,可能是与《当代》和《当代·长篇小说选刊》毫无相干的作品。我们感觉是在做一件惟一的事,所以也感觉到庄严和神圣,希望读者踊跃参与。参与方法,我们将会在本年第六期《当代》和第六期《当代·长篇小说选刊》上刊登,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