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6期

第十六讲 诗歌鉴赏方法

作者:徐有富




  优秀的诗歌作品通常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想对诗歌作品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尚需对诗歌作品加以鉴赏,下面我们就对几种主要的鉴赏方法作些介绍。
  
  一、披文入情
  
  《文心雕龙·知音》篇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可见诗歌作品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因此诗歌作品的文本首先应当正确。其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将作者弄错了,这就需要辨伪。如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级学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简史》说:“李清照早期的词,有写得活泼轻快的,如《点绛唇》写打罢秋千,‘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少女形象极生动。这首词的作者是否为李清照就很成问题,因为它所描写的内容,完全不符合李清照的身份。大户人家的秋千一般都在后花园,女主人打秋千的时间又是“露浓花瘦的早晨,客人怎么会在早晨进入李清照家的后花园呢?再说李清照是主人,从其《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来看,她少女时代胆子就很大,见到客人怎么会如此紧张呢?还有,既然已经“和羞走了,为何又要搔首弄姿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呢?匆忙中她的梅子又从何而来呢?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已指出此词作者问题多多:
  
  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卷下。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词汇》卷七、《同情集》卷四。别又误作周邦彦词,见《词的》卷二。赵万里辑《漱玉集》云:“案词意浅薄,不似他作。
  这首词的作者为谁尚需研究,但决不是李清照,否则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将很难说清楚,而且也有损于李清照的形象。
  二是将某些文字弄错了,这就需要校勘。诗歌作品在流通过程中,读者、编辑、传抄者、出版者难免会对之加工、修改,有意无意间造成不少文字差异,直接影响到诗歌鉴赏,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可适当做一些校勘工作。譬如王维的《相思》,流行本如《唐诗鉴赏辞典》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但是,读者在欣赏此诗时会产生一个疑问:红豆树秋天结子,春天显然不是采撷红豆的时间。我们查中华书局出版的《王维集校注》作“秋来发几枝,而且比较原始的版本如《云溪友议》、《唐诗纪事》等均作“秋来发几枝。较为通行的《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还作“秋来发故枝。显然将“春来校改为“秋来,这首诗才能说得通。
  三是还要扫清文字障碍。古典诗歌流传到今天,有些词语的读音与含义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否则也会影响我们对诗歌的欣赏。试读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其中的“儿子,现在普通话读为“ér”,显然与“期”(qī)不押韵。而“儿字在宋本《广韵》中属上平声中的支韵与齐韵,如果我们按照吴方言将其读成ní,则此诗就押韵了,吟诵起来也就好听了。
  还有些古代汉语词汇或方言词汇的意义已经消失或变化了,如果没弄明白,当然也会影响诗歌鉴赏。如《黄侃日记》1922年1月30日写道:“向观钞本苏子瞻《冬日牡丹》诗‘一朵妖红翠欲流’,疑翠为误字加以直抹,今观注本引陆务观《老学庵笔记》谓成都有鲜翠红纸铺,问土人乃知鲜翠犹鲜明也(高似孙《纬略》亦云:翠,鲜明貌,非色也)。夫以乡语入诗,百年之后,非注莫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读诗时遇到难懂的词语不要自以为是地忙着修改,而要翻翻注释、工具书,做一些考订工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人写诗爱用典故,如王季思在南大做报告时谈到他师从胡小石的一件往事,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有“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两句,他起初用《晋书·陆机传》中的“平吴之役,利获二俊两句话来解释,胡小石不满意,叫他去读《国语》中的《越语》,原来勾践曾用黄金为功臣范蠡铸像。这一典故显然更贴切。这个例子说明解释典故是多么不容易,而一旦解释清楚了,对我们鉴赏诗歌又大有帮助。
  当然有些典故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者都喜欢三、四句所用的比喻,说它别出心裁、新颖独到。其实一、二两句也别出心裁地用了新颖独到的比喻。《乐府诗集》卷四五收录了《碧玉歌》,并引《乐苑》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看来第一句将早春二月的柳树比喻成新妆的美女,则其美丽喜人可知。第二句将柳条比喻成美女的长发也够动人的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有两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不知是否受到了此诗的启发。
  其实不少典故都不容易看出来,因为诗人写诗强调用典故不露痕迹,如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二云:“作诗用事以不露痕迹为高。这当然为我们解释典故、鉴赏诗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表面上此诗未用典故,而且从字面上也能解释得通。实际上此诗用了典故,梁沈约《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食,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诗的第三句几乎与陶渊明的说法一样。这个典故对我们理解这首诗大有帮助。李白与幽人都将陶渊明当作自己的效仿对象,看来“幽人也是一位隐士。首句表明李白与幽人在山花丛中对酌,因为陶渊明也是在菊丛中饮酒的,则他们同陶渊明一样不拘形迹可知。次句写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得很投机很痛快。第三句写李白以陶渊明自比,也像陶渊明那样真率。第四句也将幽人比成陶渊明,还期待他第二天来抚琴,这一方面表明自己是幽人的知音,另一方面也是对今天这次对酌的充分肯定。
  
  二、知人论世
  
  当我们扫清文字障碍后,还要了解作者生平与社会背景。《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将这个问题讲得最清楚的当推鲁迅,他在《题未定草(七)》中说:
  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应当说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社会背景,对我们鉴赏诗歌是大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谈一谈。唐代安史之乱后,便一蹶不振,于是便出现了许多感慨沧桑变化的诗篇,其代表作之一为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能写出这首诗与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韦庄(836—910),长安(今西安西北)杜陵人,宰相韦见素的后代。而韦见素是一个认识到安禄山必反,一再进谏,却始终未被采纳,并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人。韦庄还是著名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这样的家庭出身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胸怀大志,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公元880年春,韦庄在长安应试未第,亲眼目睹了当年冬天黄巢攻陷长安的过程,并于公元883年在洛阳写了著名的《秦妇吟》。“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就是韦庄所见到的战争给长安留下的创伤,听说金陵未见戎马,于是携家带口,流落江南,并写了一批金陵怀古诗,将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利用一些历史古迹作为载体,表现出来。《台城》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构思方法大抵采用了物是人非的模式,台城周边乃至整个金陵地区的景色,依然是那么美丽,江雨霏霏、江草萋萋、满树的鸟儿在不停地叫着,台城下的柳树“依旧烟笼十里堤。而“六朝如梦四字则写出了诗人对以台城为政治中心的那一段历史的整体感受,着一“空字又巧妙地将所见、所闻、所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江山如画,而过去主宰与享受这如画江山的六朝统治者们,却成了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而不复存在了。诚如李白所说:“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金陵歌送别范宣》)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无情二字,十里长堤上的杨柳丝毫不顾六朝政权的灭亡,依然抽条、吐绿、飘絮,显示着春天的美丽,确实是够无情的了。诗人恰恰是想通过柳之无情,希望人们去思考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历史是无情的,如果一个政权倒行逆施,只能遭到历史的遗弃和嘲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