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位于华北大平原,北依燕山,东临渤海,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天津原名直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曾率大军从此渡河南下,夺取其侄朱允炆的皇位,并将直沽改名天津,意即"天子渡河之地"。此后,又在这里修城驻军,逐渐形成了城市的雏型。
清朝定都北京以后,为了巩固京师,不断加强天津的守备,在这里设水师营。由于天津水上交通便利,华北各地商人都经由这贩运货物,使天津的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到清朝末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大都经天津窥伺北京。他们在这圈租界、驻军队、办教会,拐骗中国儿童,遭到了天津人民的强烈反抗。著名的大沽口炮台守卫战、天津教案以及天津义和团运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在天津蓟县黄崖关有一段古长城,拱卫着天津城,它就像一条苍龙卧在崇山峻岭之上,飞峰越谷,起伏腾跃,令人望而生畏,被当地人民称为"蓟北雄关"。据历史记载,蓟县长城始筑于北齐年间,后来隋朝加以扩建。最有名的是明代戚继光在这里督修长城,这位"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抗倭名将曾经镇守蓟州16年。深受人民的爱戴。他曾上书朝廷,请求重修长城。得到批准后,整整花了3年,军民同心,在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筑起了1000多座敌楼。使外敌不敢轻举妄动,而修筑长城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黄崖关东有一段长城叫太平寨长城,其西段建有一座方形敌楼,当地人民称为"寡妇楼"。据说当年修长城的队伍中有一支河南兵,其中有12名年轻士兵。他们的妻子在家乡整日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可杳无音讯。于是,她们相邀结伴,出门寻夫。历经千辛万苦,12名年轻女子来到了蓟县,并找到了那支河南兵,一打听她们的丈夫全都为修长城献出了生命。这一来,12名寡妇放声痛哭,正碰上戚继光骑马经过这里,他勒住战马,上前问明情况,立即拿出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分给12名寡妇,并好言抚慰劝他们节制哀痛,回家赡养父母子女。
12名寡妇虽然悲痛,但也为戚将军的诚意所感动。她们商议了一阵,决定暂不回家,把钱捐给军营,自己也留下来修筑长城。她们不怕辛苦,日夜干活,终于修成了这座御敌方楼。当地军民为纪念这12名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就把这座敌楼称做"寡妇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