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老北京的幽默在台湾延伸

作者:王学泰




  上世纪80年代中,我做古典文学的编辑,每天沉浸在大量来稿中,昏头昏脑看了一天稿子后往往想读点文学作品轻松一下。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有个“港台部”,有几万册港台书籍,以台湾文学著作居多。台湾文学,我以为散文为最优,其中柏杨、李敖和几位老北平作家如齐如山、唐鲁孙、夏元瑜等各有特色。齐、唐二先生的散文内地近年都有出版,他们的作品都以写大陆旧事为主,从内容到写法都与内地作家不同,有点“北平梦华录”的味道,受到读者的欢迎。夏元瑜先生与唐鲁孙先生是好朋友,他的散文虽有怀旧成分,但大多数还是以写台湾情事为主,其特点是以老北平人教养、心态来写,别有风味,让内地读者,特别是北京人读来倍感亲切。
  夏元瑜文章特点是“一读就懂”,一懂就笑,很宜于人们放松时读,可惜当时文学所图书馆的港台书库仅有他的《弘扬饭统》《生花笔》等少量几本,不过其中也有许多令人喷饭的文章,例如《大兴水利》就是如此。侯宝林先生的名作《戏剧与方言》中有“论戏剧与水利的关系”的噱头,而夏先生这篇可以说是“论水利与食品业的关系”,文中亦是笑料迭出。开头还是一本正经地讲中国古代水利,从大禹讲到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由此扯到二郎神杨戬,再说到当今“水利工程”的发扬,“注水牛肉”、“注水鸡肉”大行其道。连制造罐头都要“以水为本”,除了少量的“猪骨头、老牛肉、退休的老来亨鸡、不幸幼年夭折的水果”外,都是水。
  我常想干干此业(罐头业)。商标已经想好了。以“永”字为记。因为永字的字形正是水,只有一小点东西。正合乎罐头的原则。美国人就笨多了,一个哈姆——洋火腿——罐头竟紧紧地塞了一大块肉,滴水皆无。可见洋人对“水利”的利用不如我们远甚了。
  中国人真聪明,对于水利之道,除了便利交通、水力发电、灌溉农田、培养鱼类……等古老用途之外,又发明出灌牛、灌鸡等等的主意来,所以水利之道在中国也特别兴盛。这叫“以水变肉”的不二法门……
  这个“永”字商标的奇想,令读者绝倒,可作个好的相声“包袱”用。这是我与夏元瑜先生著作结缘之始。后来与研究港台文学的同道和从事出版的同仁多次谈到这位老先生。这次广西师大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夏元瑜幽默作品精选》,搜罗了夏元瑜先生70%以上的作品,我想会给读者带来许多快乐和教益。
  
  从“老盖仙”说起
  
  夏元瑜这个名字在内地还是陌生的,而台湾几乎是家喻户晓。2003年社科院组织与台湾一些学者对谈“关公”作为文化和文学形象的意义,会下我曾向一位台湾老人问起“夏元瑜先生”,他带有些惋惜口吻说:“老盖仙走了。”
  老盖仙是夏先生自称,无论作文还是主持节目都自称“盖仙”。“盖”是台湾俗语,夏先生自己曾解释说:
  “盖”,这字大概起源于本省,以前在大陆上没所说过。盖字的意义是能言善道,多少也有一点宣传不实在之事的成分。与“吹牛”的吹不同,吹者从无说成有,假的成分很多。为人在世,盖则可以,吹则不可。——《谈话的技术》
  看来“盖”有点类似内地常语“侃”。“盖仙”应是善“盖”而带有仙气者也。
  “老盖仙”也有出处,本是台湾1960年代以来武侠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例如古龙的《那一剑的风情》其中有怪侠“老盖仙”。他自称“老夫本来就已名列仙班,已经一甲子不食人间烟火,专以百草为生”。在别人眼中,他老人家则是“一位身材本来应该很高,但经过岁月的折磨,现在已经像虾米一样萎缩伛偻,头发已经开始泛白,脸上已充满了岁月无情的痕迹的人”。
  夏元瑜先生自称“老盖仙”。有自嘲,也有自负。因为这个绰号通俗好懂,很快被大家接受和喜爱。因此,虽然夏先生是退休后才开始写作和偶尔游戏于荧屏,但在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大红大紫,为广大民众所知、所热爱。
  夏元瑜生于北京(1909~1995),毕业于北平师大附中、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后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则在北平西郊“万牲园”(即今北京动物园)任园长。1947年在台湾新竹任“检验局分局长”一年,后遂以制造动物标本和有关生物教学的教具为业。其所制作的标本,从昆虫到大象,无不栩栩如生,享誉台湾。60岁(1969)退休后移家台北,在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教授舞台语言,并在美术系指导有关动物的绘画;时在电视台做主持人。从1975年起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上主持“古往今来”专栏,撰写了大量传播知识和弘扬文明的幽默散文,陆续出版散文集十余本,十分畅销。1995年8月1日,遽归道山,享寿86岁。
  夏先生前四十年基本上生活在北京,后四十多年生活在台湾,赴台时他的思想人格和知识体系已经形成,他在台湾的成功可以说是老北京文化在异地的成就。夏先生曾自嘲地说:
  不过,我倒有个心愿,我一辈子善盖,盖不可令人讨厌,要让人欢迎,于是没钱时借得到钱,该还债时躲得了债,利莫大焉。
  老北京的“说”和“侃”都带有帝京的特有的风趣和幽默。老盖仙的“盖”也是这样。因此可以说,夏元瑜的作品是老北京文化在台湾的延伸。
  
  老盖仙的作品
  
  夏先生的主要作品就是散文随笔,最初读夏元瑜就是抱着了解老北京的态度去读的。台湾这类作品不少,大多是内地迁台人士写的。这些人随着年华老去,思乡情绪越来越炽,特别是从老北平迁台的,七百年旧京帝都所积累的昔日风华常常萦绕于怀,写作和阅读这类作品成为一种排遣,后来渐成风气。台湾文学批评家王德威先生说:
  1949年前后,上百万的军民曾随国民党政府播迁来台。他们背井离乡,常怀故园之思。到了70年代,当令的政治论述已由彼岸过渡到此岸,怀乡者的热情也似乎因为时移事往。而渐渐由浓转淡。唐鲁孙和他的北平知交却在此时异军突起,就不能不令人另眼看待。离开北平二十多年了,这些作家渐渐老去,他们立意要记下所思所怀,自是人情之长。而相对的,他们心中的北平印象非但不曾褪色,反而益发鲜明活泼起来。
  ……北京(或北平)叙事是台湾及海外文学的一个小传统。1970年代,唐鲁孙以一系列追怀古都饮食风情的文字引起广大回响。一时之间,像是号称“老盖仙”的夏元瑜、名报人及小说家陈纪滢、学界耆宿梁实秋以及后来以《喜乐画北平》见知的喜乐、小民夫妇等,都曾与唐相互唱和。透过他们的文字,旧京的风华仿佛又熠熠生辉起来。(王德威:《梦回北京——读张北海的(侠隐)》)
  虽然夏元瑜也有与两宋的《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一类追怀旧京之作,但他自己也说:“我从前也写点回忆故乡的小文,自从一看了他(指唐鲁孙)的文章后,立刻改行,绝不再提往事,因为自愧不如,趁早藏拙。”由于唐鲁孙是世家子弟,数代富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