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中央民族大学读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第二学期上名著选读课,选读15本学科经典。马林诺斯基的《科学的文化理论》是其中之一。我是英语本科毕业,又有费孝通教授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的马林诺斯基《文化论》8万字在手,所以自告奋勇做这本书的研讨主发言。研讨结果,我的感觉尚好,所以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丁文楼社长和刘明清编辑约译此书时,我就与同学一起把译事承担下来,那是1998年3月的事。从3月到12月,时间相当于十月怀胎,季节从阳春换到寒冬,我们几位译者的感受也类同寒暑。现乘译事初竣,译稿有望面世之际,择要述说因缘。
先讲各位译者的分工:
张谋——第1至3章;
黄剑波——英文序、第4至10章(其中梁新雨和旭日译第4-6章和第10章的初稿);
胡英姿——第11至13章;
张焰——功能理论;
谭小勤——弗雷泽爵士;
我先对初译稿作过一次统校,算是二稿。二稿被校译老师退回,我们作了第三稿。校译老师勉强接受,我们如释重负。但校译后的改动之多和批评之严厉,还是出乎我们的意外。于是又打起精神整理第四稿。此稿先请谭小勤通读,最后由我统校,结果就是各位看到的这副模样。
我们原想效法费老前辈,稍事意译以保中文顺畅。但校译老师惟恐画虎类犬,力主忠实直译。我们尽量从命,但仍觉直译佶屈,未能曲尽其意。但愿来日有幸再版,我们能有机会在忠实原意的基础上使中文更为顺畅。
上述种种努力,在客观上是为减少错误,把好的译文献给读者;在主观上是为学习事功,提高我们的学术能力。但因水平之限,差错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和读者不吝指正,以期改进。我们年纪还轻,有的是热情,缺的是历练,正需要各位读者和老师耳提面命。
值此译稿杀青之际,我首先感谢各位译者精诚合作,特别要感谢梁太雨和宝新平同学的仔细誉抄。我还要代表各位译者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所有师辈:首先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丁文楼社长、刘明清编辑和北京东方博弃文化发展公司的冯哲经理,感谢他们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我们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我们感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讲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人类学专家路达雅(Rod
Aya)教授,他在讲课期间解答了我们的许多难题,并对原稿中的一些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词作了透彻解释;也要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王庆仁老师热情的支持,并主动将英文书稿借予我们进行译事。我们感谢校译老师,他以敬业而忘命的态度校阅了全部译文,并以尖刻的评语把临事警怵的道理教给我们。最后,由于审读工作完成在我的手中,所以我愿对译文的错处承担责任并对所有的批评预致谢忱。
黄剑波
1999年元旦于中央民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