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60招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三  与时俱进法
 



  “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大路货而言。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与时俱进”呢?

  一、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20世纪你美吗》,在谈到20世纪“有美丽、有悲怆、有璀璨、有痛苦,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论点时,作者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纳入视野,注入笔端,如即将举行的以巴首脑会晤、久拖未决的菲律宾人质危机、电子邮件(伊妹儿)的出现等等。如此鲜活的材料充实文章,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亲睐而冠压群芳。

  二、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未被词典所记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注重观念更新。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例文1

               山西考生

  二姨下岗的时候,我刚刚上初中。

  那时候似乎也不叫“下岗”,二姨所在的百货商店,几乎没什么生意,自然发不出工资,自然也无所谓去不去上班,二姨就只好不再每天早早去店里了。二姨还有好多店里面的姐妹,她们都不舍得就这样离开,所以时不时地约着一起去店里看看,掸一掸货架上的灰尘,擦一擦脏兮兮的玻璃。其余的时候,她们只好坐在家里,每天听邻居锁门上班。

  现在让我想起来,二姨是个温柔得有些怯懦的人,她一定很伤心,却束手无策。这样过了不知多久,大约在我初二的那一年,有一次听到二姨对去看她的我妈说:“下岗是已经没办法的事了,可是我也不能总这样……”

  后来,二姨去参加了煤气公司的招聘考试。去之前,她借走我小学、初中的所有课本,还有爸爸的《化学基础》。再后来,她通过了考试、培训、上岗考试,走进了煤气公司服务站的大门,还凭着过去在商店的会计工作经验,重新干起了财务工作。每到年终结算,二姨就会忙忙碌碌地连家都没有时间回了。

  我陪妹妹在她家里做着暑假作业,正巧有二姨的“老姐妹”打来了电话,说她们几个人重新回到商店,清了库里的旧货,贷款办起了小型超市,生意很红火,很快就能扩大业务了,要二姨回店里来上班。妹妹高兴地打电话给还在加班的二姨,她听了这消息,着实高兴了一番,而后又淡淡地说:“我也喜欢现在的工作,这里也需要我,现在这样也挺好的。”姐妹们到二姨家里来过几次,她却始终有些怯怯的,不肯点头。我看见她望着妹妹的目光,温柔而坚定,才恍然,她只是寻求这样的平凡稳定,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女儿的身上。在这豆少女的身影里,有着她的多彩人生啊!

  二姨虽然没回商店,她的姐妹们还是隔三差五到她家里来聚一聚。一次去她家取书,正巧碰上。一位阿姨认出我,原来她是我妈请的保险顾问。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店里,她乐呵呵地回答:“我这样也不错,自由自在,干得很开心,有很多人还指名道姓要聘我作顾问呢!”

  看着这群容光焕发的中年妈妈们,突然觉得好感动。生活给了她们一张苦涩的考卷,她们交回的却是一张张优秀的、丰富多彩的答案。我们这些刚刚站在起跑线上的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用更精彩的答卷,让普天下的妈妈们都露出欣慰的笑脸呢?

  “下岗”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一般地讲,下岗了,生活来源不再有保障了,并不是好事。然而,换个角度看,下岗未尝不是激励自己进取,展示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契机。本文正是紧扣“人生多彩”这个主题展开,使文章的立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例文2

               吉林考生

  是的,“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我就知道一个可以“触动心灵”,却因选择不当而令人深思的故事。

  报载:有一个农民听某地卖高产新玉米种子,他托亲求友、不惜高价买了来。谁知种子运回的当天,就被邻居知道了。村民们纷纷来找他,有的问他种子出售地方,有的求他转让一些,即使价格高一些也行。面对此情此景,农民想道:自己千辛万苦才弄到的好种子,这是“机密”,怎能轻易告诉他人?买好种子是为了多打粮、挣大钱,怎能为一点“高价”就转卖呢?再说,一旦别人有这高产种子,自己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农民想到这,他果断地作出了既不告诉买种子的地方,也不高价转让的选择。村民们无奈,只好愤愤地离去,继续种他们原来的玉米。随着春耕夏锄时的推移,这个农民的玉米长势的确比一般种子的看好。农民不由喜上眉梢,觉得自己不向别人“泄秘”,搞“独家经营”太高明了。然而,当他丰收大梦还没有清醒时,秋收到了。玉米脱粒一入仓,他的收成并不比别人家强多少。而且这种玉米还皮子厚、脐子大,吃起来也没有一般的可口。农民寻找没有高产的原因,一位农业专家分析后得出结论:仅他一家小面积的播种,优种玉米不得不接受邻近地劣种玉米的花粉。

  这故事远不如登山者救人那样生死攸关,但二者相辅相成,同样发人深思。它告诉人们:给予总是相互的,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当利害攸关的时候,明智的选择非常重要。不是吗,人类的生存虽不完全像干涸处的鱼类那样“相濡以沫”,靠同伴的津液来获取生命的延续,但也不是孤立毫无关联的,我们同样需要给予和接受。给予别人方便、关爱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对方所给予的关爱和方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登山者毅然“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选择了给予的时候,他自己的手脚乃至整个身心,也在不断接触、相互作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温暖,于是,才能“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困境”。正如《编辑部的故事》主题曲所唱的:“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

  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正确抉择,贵在心灵。我们应该摒弃农民的狭隘自私,效法登山者的伟大崇高,在人生的春播秋收、风雪旅途中重视选择,认真选择——用爱的心灵多多选择给予吧——如此,才能互扶互持,互帮互助,互利互惠,才能走出困境,迈向光明,登临彼岸。

  本文取材典型。有关“种子”的材料取自新闻媒体,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时代气息,而且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发现了新问题,发现了事物间的新矛盾,从反面说明选择给予,才能走向光明。临场时能想到这样的材料,确实得力于作者平时的读报和积累。

                例文3

               浙江考生

  浓烟滚滚,硝烟四起,原本宁静的小镇,如今充斥着导弹与地面碰撞而激起的巨响,震耳欲聋。原本就已经破败的小镇,如今显得更加残缺,更加凄凉。而原本就缺乏生气的小镇,如今越发死寂,恐怖。对!是恐怖,战争席卷而过的恐怖,使人胆颤心惊的恐怖。

  雾浮起来了。我就站在雾中,看着这个经战争洗礼过的小镇,思绪漾开,再漾开……

  我们的总统布什,是一位非常优秀、极具领导才能的智者,在权衡国家利益后,决定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而我,一个美军陆战队士兵,怀着满腔爱国情怀,踏上了报国的征途。“美国万岁,报效祖国!”这是我的信念。

  战争开始了。尽管条件恶劣,我仍然坚信,胜利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在维护着世界的和平。如今想想,可悲的我竟然认为战争是在维护和平,可笑啊!

  国际社会很不赞成,纷纷以示威游行宣泄心中的不满,而我身为美国人,只用极鄙视的眼光一扫,“他们只是不满美国的强大,心里不平衡罢了!”在我的思想里,美国是伟大的,是绝对的伟大,不沾染一丝污垢。

  连日的炮击,伊拉克南部的这个小镇已无宁静。一天中午,在炮击过后,我们陆军挺进镇中,一个老人横卧在道路中央,双腿已无法动弹,用愤怒的眼神瞪视着我们,以悲怨的声音咒骂着我们,我字字都听得清晰:“美国狗,滚出我们的国土!伊拉克是我们的家,你们没有权利来掠夺,来伤害我们的国土!来践踏我们的民族!你们也有家,当你们也经历这种丧家之痛时,你会明白,什么是爱国。伊拉克没有威胁世界,站在我们的立场想想,看看整个伊拉克吧!你们都做了什么!”

  我脑中一道光闪过,真的吗?我们真的错了吗?硝烟、死亡、伤者……战争带来了什么?忠于美国的我们都做了什么?原来,真正的强盗是我们,用卑鄙的借口,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却在进行着破坏和平的战争。

  我迷惘了。是爱国情驱使我成了强盗,是对祖国的忠诚让我犯下了弥天大祸。原来,理智总是会被某种不知名的感情欺骗,最终被驱逐。

  雾中的战场,依然凄凉,而我的心更寒……

  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刚刚结束,作者就将这一时事热点写进文中,的确给人一种真切新鲜之感,真是一篇独辟蹊径的佳作。全文从爱国情蒙蔽了“我”的理智的角度入笔,以一个士兵自我忏悔的形式构筑全篇,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对国际动态的关注。

                例文4

               北京考生

  这是多么让我梦寐以求、激动不已的时刻,人类的记忆可以移植!这就意味着,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可以感受到移植到我脑中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们丰富多彩的记忆,我不禁快乐地高喊——那么,让我感受吧!

  这是谁的记忆?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痛苦,一声婴儿的啼哭响亮地划破了黑夜的寂静——啊,这是妈妈的记忆,这是小小的我诞生了!疼痛、煎熬转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嘴角无言的微笑和眼中欣慰的泪水,妈妈的身上在痛,心里却在兴奋和骄傲:我的孩子,我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会领着你走到这个多彩而斑斓的世界中来,你是妈妈的希望!这就是妈妈的记忆吗?原来,我在妈妈心中如此珍贵和重要。我感受到了,妈妈,这是充满着希望和甜蜜的记忆,它同样让我感动,催我奋进。

  这又是谁的记忆?一股巨大的紧张和豪迈充遍了我的全身。听,多么激越和响亮的摩托车启动声音;看,多么壮观而激情的壶口瀑布!红旗抬起来了,好,握紧把手,启动!变挡!飞跃!啊,成功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称号终于被我——一个农村娃用汗水、泪水争取到?!这,这不是飞黄成功的朱朝辉的记亿吗?原来,成功后的他是如此激动和兴奋,连我都被他的狂喜感染得手舞足蹈。黄河,母亲河啊,就让我这个生在你身旁的黄河娃久久跪倒在你面前吧!是你生生不息奔腾的气势和伟力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告诉我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啊,朱朝辉的记忆,我感受到了,这是豪迈而激情的记忆,让我永远记住它,记住母亲河给我们中华儿女的勇气和胆魄!

  哭声、惊叫声、枪声、爆炸声、零乱的脚步声、凄切的求救声——天哪,这是谁的记忆?如此恐怖地移植到了我的头脑中?莫非是他们——南联盟惨遭轰炸的居民们的记忆吗?北约战机惨无人道的轰炸,甚至不放过对平民目标的轰炸;毁了我们的房子、田地、家园,而且杀死了我们的亲人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北约要用如此残暴的手段干预我们国家自己的事务?而且竟然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天理不容啊!我实在承受不了如此悲惨而又愤怒的记忆了。从北约开始轰炸以来,我一直同情着南联盟难民的命运,但从没想到过亲身感受他们的记忆竟会如此痛苦。不过,霸权和侵略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会因北约这血腥的一笔昭示得更加公正,南联盟的人民,我愿你们永远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记忆在变幻着,我也在感受着。这些都是梦吗?也许是吧,但我盼望着,真的有那么一天,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感受到的,都是快乐和幸福,少些灾难和痛苦。

  将科幻性的想像作文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结合起来,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文中的“亚洲第一飞人”朱朝辉和“南联盟惨遭轰炸”的惨状,都紧密联系了当时的现实背景,贴切自然,无丝毫牵强附会,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富有时代特色,而且深化了文章的立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