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战 守




  战和守,即进攻和防御,这是战争最重要的内容,古代兵家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进行进攻和防御。《孙子兵法·形篇》就是谈论战守问题,孙子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在春秋末期,即孙子生活的时代,已能建筑坚固的、较高大的城墙,但攻城的器械却很落后,破城甚难,故有“一女乘城,可敌十夫”之说,所以孙子说“不可胜,守也。”但可贵的是,孙子从其总的战略思想来说,是着重于进攻的,即使他谈防御也把它和进攻结合起来,他所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隐蔽兵力如藏于九地之下,使敌摸不着,无隙可乘;当一发现可以歼敌之机,立即率领部队,象从重霄而降迅猛进攻敌人,这样不仅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全胜。
  《三国演义》有不少战例,就是正确地把防御和进攻结合运用,因而取得胜利。有的是先守后战,有的是先战后守而再战,这些战法,防守是手段,进攻是目的。贾翊向李傕、郭汜献深沟高垒坚守长安之策,其目的在于待远来之敌粮尽撤退而追歼之。张辽守合淝,孙权率大军来攻,因敌军来势汹汹,而守城将士信心不足,人心惶惶,张辽就趁孙权轻敌、立脚未稳,率猛士冲入敌阵袭击,以挫敌胆,提高士气,然后坚守城池,故敌人无法攻破。而当敌军一撤退,立即出城猛烈追击,几俘敌军统帅孙权。
  是战是守,这是一门很复杂的军事艺术,难以刻板做出规定,这要根据客观形势和具体情况而定。因势不同,战守也异。如张绣、刘表与曹操战不利而坚守于众安,操因事撤军,张绣、
  刘表合力去追击,大败而回;后张绣听贾翊之策独率军再往追击,却大胜而回,这因操前有备而后无备之故。曹洪守潼关,操令其坚守,并以十日为限,供不自量力,出关迎战锐气正盛的西
  凉军,结果失关而逃。司马懿扼守秦川,使诸葛亮不能越雷池半步,终病逝于五丈原。故《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