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来谈谈在人际交往中首先有一个“识人”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以前有这样的谚语:“不识字好吃饭,不识人没饭吃。”你看识人多重要!有的企业家还有这样的话:“用人不当,有业等于无业。”你看问题多严重啊,不识人用错人把事业都毁掉了!因此“识人”在人际关系中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那么老子能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智慧呢?
知人者智
老子说:“知人者智。”(第33章)老子说能认识别人,是一种心智、智慧。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对于交际的那人、那些人不了解,就是缺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心智、智慧。
既然是“智”,那么也有个智商的问题。老子那个时候,没有智商的理念,今人智力有智商的说法,我们不妨将传统的东西加以现代的解读。智商叫做IQ,就是指智力的商数,现在通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智商公式:
实足年龄就是人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是一个人通过智力测试后达到的年龄。比如一个孩子10岁,但是他测试后能达到12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那么他的智商是120,这就是比较高的智商了。因为研究结果和现代测试表明,人的平均智商大约为100。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了。
智商是智慧的表现。确实在“知人者智”这个智商上也有不同的,有的人特别厉害,智商很高。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事业不成功,人生很糟糕,就是老是跌在别人的手里,不识人。
我们来看历史上这方面智商特别高的人。大家都知道,商代有个亡国之君叫商纣王,也有一个贤能智慧的大臣叫箕子;箕子是太师,还是纣王的叔父。他真厉害啊,他的“知人者智”,那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
有一次箕子发现商纣王怎么用上象牙筷子啦?他心里边咯噔一下,他马上反应出来的是这下可坏了。商纣王一旦用上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他的陶器做的餐具了,因为他会瞧不起了啊,那多老土啊,和象牙筷子配不上了啊!那么他必定还会要求用上犀牛角、玉石做的杯子了,这才配对啊!
再说,商纣王一旦用上犀牛角、玉石做的杯子了,他就一定不会再去吃豆呀、藿呀这一类普通的蔬菜了,一定要吃牦牛、大象、豹子胎那些精美食物了。
再说啦,商纣王要吃那些牦牛、大象、豹子胎等精美食物了,就一定不会再穿上粗布短衣,在茅草屋子下吃饭了,那么就会穿着多层锦绣的衣服,建造宽广的房子、高大的楼台了。按照这样的变化追求下去,那么天下的东西都不够他一个人享用了。
箕子说了一句非常睿智的话:“吾畏其卒,怖其始。”这意思是:我害怕它发展的最终结果,因此我害怕它开始的萌芽。这种认识人的洞察力是非凡的。这就是“知人之智”!箕子从商纣王使用一双象牙筷子这个细节上,可以联想到一步步危险的发展,以及最后的结果,知道纣王的未来,预感到将会带来天大的祸害。因此他对于开始的萌芽苗头就非常敏锐,非常警惕,又非常害怕,但又万分无奈!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箕子的明智、高明,历史真的如他预料的那样。过了五年,商纣王已经变得实在不象样了,他建造了肉林,还有酒池,酒糟都堆成了山,还有用火烤人的铜烙刑具,后来商朝也就这样灭亡了。大家想一想啊,箕子知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了。
箕子的高明还可以再举个例子,商纣王后来是不分昼夜地喝酒,喝得连日子都忘记了。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来,就问左右的人:“今天是哪一天了?”可是边上的人一个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于是就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又坏了,他对自己手下的人说:“做天下君子的人、一国的人连日期都忘记了,天下就太危险了。全国的人都不知道,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么我也就危险了。”大家看,箕子是多么地知道别人,又知道自己啊!他是多么痛心疾首啊!大家想想,箕子会怎么办呢?是回答,还是不回答呢?最后聪明的箕子只得选择一个办法,他说自己也喝醉了酒,推辞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这是没有办法啊,只能装糊涂了。不过后来商纣王还是把他囚禁了起来,后来周武王灭商以后才把他放出来。
其实这种能认识人的高智商的人,不仅政治家、大企业家、大学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啊!
有的人识人的本领太大了。管仲有一次和齐桓公商量攻打莒国的事情,这是军事机密,非常保密。但结果是,不多久就在国内传开了要攻打莒国的消息。管仲是多厉害的能人,他自己没有泄密,齐桓公也没有泄密,那是怎么回事呢?查来查去,想来想去,没有个结果。还是管仲高明,最后他想到了,国内一定有一个智慧极高超的人。齐桓公想到了,有一天在一些服役的人中,有一个拿了木棒槌的人向台上仔细地瞧着他俩,也许就是这个人。
后来终于找到那个人,叫东郭垂,管仲问他,是不是他说的,东郭垂也不隐瞒。
管仲这么聪明能干就是想不通啊,于是就追问他:我没有说要打莒国,你为什么说攻打莒国?
东郭垂说:君子有三种脸色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一是欣赏音乐时的那种自得其乐的脸色,二是家里有丧事时的那种悲哀清凄的脸色,三是要用兵打仗时的那种严肃愤怒的脸色。那天我远远地看到,你在台上脸上带着严肃愤怒的表情,这是要用兵打仗的脸色。你叹气而不歌唱,谈论的是莒国,你举起手臂指向的是莒国。我私下考虑那些小诸侯国中,没有降伏的不就只是莒国吗?所以我说出了攻打莒国的话(《说苑》)!有意思的是,管仲、齐桓公没有因为他泄漏了军事秘密而处罚他,因为是他们自己泄漏的,非但没有处罚他,而且赏识他的高智商,并赏赐给他俸禄。
我读这个故事时,心里很有触动。这个人识人的智商这样高,而他只是一个在做苦力服役的人。他从动作、脸色上知道了管仲、齐桓公想打仗,而且准确地判断出要打哪一个国,这甚至让智商特高的管仲一时都想不出其中的道理来。
这两个高智商的事,说明了什么呢?
一是说明了老子说的“知人者智。”(第33章)能认识别人,确实是一种心智、一种智慧。人际交往需要这种“智”,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这种“智商”。
二是有“知人之智”的高智商的人,他们有时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就能了解人,在无声中听到信息,在无形中看到信息,从而解读出这个人、这个人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干了以后又会怎样,等等。
三是老子的话虽然很简单,但是他是对一种历史的、现实的人际交往经验的总结,而且可以一直指向未来,所以对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时段中的现代人依然有用。
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也许达不到像他俩这样的高境界,那么我们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一个人呢?
我们先来看晋商的故事。山西的晋商最有名的是搞大票号、大商行,大家想一想搞金融的,都是每天要和大把大把的钱打交道的,那么选择什么人来办事、管理、操持就十分重要了,一旦不识人,用错了人,有业就变成无业了。
据说他们考察一个人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也就几个字,但是令人感叹认识人的到位。这些字就是:“远”、“近”、“易”、“烦”、“危”、“卒”、“杂”,等。
什么意思?这就是提供你去考察、认识一个人的视角、切入点、坐标系统。
比如第一、第二是“远”、“近”这两个方面,是教你远距离、近距离地考察一个人。这个人当他一个人在外地很远的地方办事,没有人监督他时,他是怎样办事的,特别要考察他忠心不忠心、忠诚不忠诚。相反这个人他就近在你身边办事,看他什么呢?看他是不是尊重、敬重你,而不是因为亲近而狎,就没大没小,骨头轻了,态度不庄重。
还有三是“易”,是干容易的事情,看他是什么表现。四是“烦”,是干繁琐的事情,看他是什么表现。五是“危”,是干危险的事情,看他是什么表现。六是“卒”,是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情,看他怎样对付。七是“杂”,是面对纷杂乱麻样的事情,看他怎样处理,等等。
大家想想,这样的不动声色的考察,那多厉害啊!这说明山西商人要干好自己的事业,他们充分知道老子“知人之智”的重要,而且归纳出一套有效的“知人”的方法,这也是山西商人的“知人之智”。
那么,他们的智慧又从哪里来的呢?我后来发现,他们是从传统文化中来的。
《庄子·列御寇》中就这样写道:
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这说得非常精警!第一条,是让他到远的地方去,观察他是否忠诚。第二条,是让他在近处,观察他是否庄重谨慎。第三条,是让他干繁杂的事,观察他是否有才能。第四条,是突然发问,观察他是否有知识。第五条,是给他一个紧急的期限,观察他是否讲信用。第六条,是委托他财物,观察他是否仁义。第七条,是告诉他危险的事情,观察他是否有节操。第八条,是在他喝醉酒时,观察他是否不忘准则。第九条,是让他混杂地相处,观察他是否失态。用这九条去观察,那么不好的人就被考察、区别出来了。当然贤者也分辨出来了。
你看,山西商人那些条条就是从这种智慧中化出来,并用来认识一个人的,这多聪明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库,里面有价值的、可以为现代人利用的东西很多、很美妙!
知己者明
老子教导我们:“自知者明。”人际关系是自己和别人打交道,只了解对方一方不行,还要了解自己,深刻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就是一种明白、一种聪明、一种精明。
人人都以为了解别人是困难的,认识自己有什么难啊?错!其实了解自己并不容易,有时比了解别人更困难!所以老子选择了一个“明”字,好耐读啊!
什么叫“明”啊?“明”是对着黑来讲的,是对着盲来讲的,“明”是眼力好,盲是丧失了视力。大家都知道看别人看得见,因为眼睛长在我身上;大家知道自己看自己的后背看不见,看自己的头顶看不见,也因为眼睛长在我身上。这是自我的盲区。
老子的教导,让你走出自我的盲区,进入自我的明察中去,面对自我应该具有一种明智、一种聪明、一种精明。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我们来讲一讲国画大师张大千,他很有自知之明。徐悲鸿曾经称赞他可以领五百年画坛之风骚,然而张大千说了一番话:“当代的我国画坛,人才辈出,我侧身其中,常感得益良多。真的,不是说客气话,能把山水竹石画得清逸绝尘,我不及吴湖帆;论气韵的刚柔相济,我不及潘心畲;明媚软美,我不及郑午昌;画瀑布山岚,我不及黄君碧;论寓意深远,我不及陈定山、谢玉岑;画荷菱梅兰,我不及郑曼玉、王个簃;写景入微,不为方寸所囿,我不及钱瘦铁;画花鸟虫鱼,我不及于非闇、谢稚柳;画人物仕女,我不及徐燕荪;画鸟鸣猿跃,能满纸生风,我不及王梦白、王慎生;画马,则当数你徐悲鸿先生,赵望云当然也是佼佼者;还有汪亚尘、王济远、吴子深、贺天健、潘天寿、孙雪泥诸道兄无一不在我之上。徐先生说我能领五百年画坛的风骚,我哪里担当得起啊!”张大千一口气能说出二十多个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艺术特点、风格,一连都说“我不及”,此绝非虚情假意的人能够做到的。艺术家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的比比皆是。张大千能接着徐悲鸿的话,马上随口答出来,真是“卒然问焉,而观其知”了,而且不仅观到了其知,又观察到了他自知之明之智。惟其如此,因此张大千能够不断完成自我的超越,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我们再来看一个国际大企业家由“不自知”到“自知之明”的经过,以及给人们的启发。
美国的约翰·D·洛克菲勒很厉害,据说23岁时就全力追求他的赚钱目标,到33岁赚到了100万美元,43岁他创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垄断公司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据说当时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一周的收入可以达到100万美元。他非常了解商场、了解竞争的对手,否则他不会胜利,但是他对于自己却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正如老子说的那种“自知者明”。
他不知道财源滚滚正在向自己滔滔涌来的时候,自己正在一步步走下坡路。怎么回事呢?到53岁时,因为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烦恼、忧思的赚钱生活中,他已经很快向着坟墓走去。你看他,失眠,消化不良,头发和眼毛都掉了,整个人“像个木乃伊”。他不知道就在拼命赚钱的过程中,自己也正在一滴一点地变化着,最后是医生告诉他身体的恶化情况,让他选择一是财富和烦恼,一是生命本身。
洛克菲勒在医生和事实的面前,他才开始真正从这一角度来认识自己,于是他选择了后者,即是生命,即是退出原来那种生活。有人说他如果再不认识自己,那么他很快就结束了生命,五十几岁就死了。正因为他顿悟了,及时有了解自己之明,因此有人说他多活了四十多年(《天津法制报》吴章文)。他退休了,重新调整了自我,结果他竟然活到98岁。
正因为重新认识了自己,有意思的是,他的这种自知之明又促使他重新去认识金钱与事业。他从以前贪欲地占有财富转变为热心去做慈善等事业,比如他曾经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支援一所因抵押权而关闭的学校,将它建设成为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致力于消解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无知。在他的资助下,发现了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多种发明。
这个事实也说明要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一旦真正认识自己,会给人生、给人际关系开拓出一个新的景象、新的成功来。
既知人又知己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这是何等美妙的人际交往的智慧啊!老子非常懂得辩证法,他教你得把两方面辩证地结合起来。只有一方的“知人之智”不行,只有另一方的“自知之明”也不行,而应当合起来,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这就在人际关系中做到明智了。
我们想起《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这是可以和《老子》的智慧互动解读的。《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看,要打仗百战百胜,就得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那么如果追问下去,只知己不知彼,或是只知彼不知己呢?那么结果就是一胜一负。什么意思?就是胜败各占50%。如果不知己也不知彼,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了,那就是彻底失败!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如果我们来解读一下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中的“知己知彼”与“不知己知彼”的情况是很有意思的。庞涓和孙膑本是同学,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他有“知人之智”,也有“自知之明”,因此完全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但是可惜的是,他又没有进一步正确引导自己的“知人之智”、“自知之明”,比如向孙膑好好学习讨教,再比如强强联合起来,共同干一番大事业,而是认为同行是怨家,妒忌他。庞涓暗中派人召来孙膑,当然是不怀好意的,特别看到魏惠王对孙膑很器重,就更加重了对孙膑的妒忌。于是庞涓盗用法令,削掉了髌骨,弄断了他的双腿,还在他的脸上刺字,目的是不让孙膑露面,那就没有人超过自己了。
从这里看到,孙膑和庞涓同学一场,当然也了解庞涓,但是可能没有深层地了解,特别是没有在已经变化的时空中了解他的心态、行动,所以没有能及时地识破庞涓的暗算。他应召而去,又失去了宝贵的双腿。这可以说,孙膑的“知人之智”还有不够的地方。但是孙膑毕竟是孙膑,他足智多谋,在沉痛地反思了这一切后,当然读懂了庞涓其人,开始深层地“知庞涓其人”了,所以利用齐国使者的来访,逃出了魏国,投奔齐国。庞涓没有能料到孙膑的这一招,被他逃出了自己设置的牢笼,这是庞涓没有能深层地“知孙膑之智”。
此后事情的发展是庞涓越来越不了解孙膑与自己,而孙膑却越来越了解庞涓与自己,因此双方打仗,庞涓必败是注定的了。
其后在公元前353年,魏国攻打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国君齐威王本想请孙膑为将军,孙膑很有自知之明,辞谢了,只担任个军师。这可能还有一招智慧,就是我孙膑不出头露面,让你庞涓不能摸清齐军的底细。这样就变成我知你的谋略,而你不知我的谋略。
齐国将军田忌原来打算领军直至赵国救援,孙膑想出妙计,就是引军直奔魏国的大梁,直接攻打它的都城。因为此时魏国的精锐部队都用在攻打赵国方面去了,那么城里必定空虚得很,这一攻打必定使得魏军放弃赵国而急忙来自救。正如孙膑所料,魏军果然这样做了,而齐军就在魏军返回途中的桂陵地方以逸待劳,狠狠打击了他们,大破魏军。这就是有名的一举两得的“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的故事。根据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记载,在桂陵之战中齐军大败魏军。从这里可以看到,孙膑与庞涓在知人、知己方面综合水平的高低了。
过了十三年,魏国又和赵国联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的将领田忌还是采用直扑魏国大梁掏老窝的方法,迫使庞涓赶快离开韩国来救大梁。孙膑又出奇谋了,他对田忌说:“魏国兵很勇敢,一向看不起齐国兵,认为是胆小鬼。我们就来个因势利导,命令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造十万灶,第二天造五万灶,第三天造三万灶。”这里要说一说,什么叫“十万灶”、“五万灶”、“三万灶”?今人主要有两种解释,举个“十万灶”的例子来说,一是说供应十万人吃饭的炉灶,一是说十万个炉灶。前一说法是十万人,而炉灶多少不知道;后一种说法是炉灶十万个,但吃饭的人数不清楚。虽然不能断定谁是谁非,但不太要紧,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根据炉灶可以判断出军队的人数来。庞涓行军三天,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已经超过半数了。”于是他舍掉他的步兵,用轻锐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一直在观察形势,看到庞涓上钩,估计这天晚上庞涓会追到马陵,他就埋伏了重兵,还在一棵大树上削了皮,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并约定:“晚上一看到有火光亮起来,就往那儿射箭!”有意思的是,庞涓真的来了,他想看树上写了什么,就取火照着看,还没有看完,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就自杀了,临死说了一句话:“遂成竖子之名!”
到最后庞涓又一次“自知”,是自知智慧已经穷尽,兵败已经无可挽回了,该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但是他又清楚地“知人”,这一下你孙膑这个小子成名了。果然如庞涓所料,在马陵一战后,孙膑名扬天下,而他的兵法也流传到今天。
我们如果用老子的理念来解读,那么庞涓与孙膑这两位均是高智商的一对一的“自知”与“知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知人”要“智”,不容易!“知人”有浅知,有深知,有个深度的问题;有片面的知,有全面的知,还有个广度的问题。同样“自知”要“明”,也不容易!明到什么程度?是一点之明、一片之明,还是通体能明?孙膑吃过庞涓的亏,被断了腿;庞涓又连连吃了孙膑的亏,一连败仗,最后丢了命,就是在“知人”与“自知”中较量,在“智”与“明”中角逐。最后胜利者非孙膑莫属,这是因为孙膑是真知了庞涓与自己,而庞涓非真知孙膑与自己。
试看“桂陵之战”,既然你庞涓被孙膑打得大败,那么你得痛下决心,好好总结教训,好好进修进修兵法。此后经过了十三年这么长的时间,你应该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上面很有长进了。你应该对对手孙膑以及自己有很深刻全面的了解了,不应该还是那么心高气盛,大意轻敌,从而在“马陵之战”中已经不是老子说的“几丧吾宝”了,而是全部把“吾宝”丧失了。
相反我们看孙膑,他吃亏后能反思总结,在《史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成长的信息。比如到了齐国后,碰到这样一件事情。田忌经常跟齐国的贵族子弟赛马赌博,孙膑就叫田忌尽管下大赌注,保证他赢。他要田忌用下等马和别人的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对付别人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别人的下等马。结果三局中输一局,赢二局,终于获取齐王的千金。此后写“桂陵之战”、最后写“马陵之战”,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所显示出来的军事才能以及“知人之智,知己之明”的情况,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一个在不断进步,一个不进步,或进步甚微,那么孰胜孰败,其实在开战之前就可以知道了。
今天商家喜欢讲商战,研究商战,研究《孙子兵法》,我们这里对《老子》“知人之智,知己之明”的分析和事例的解读,或许也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吧。
再比如说,庞涓不会处理他和孙膑的关系,如果跟孙膑联合起来的话,那么或许会出现另外一个成功的人生。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张良,这个人值得解读。
我们就再来说说张良。他的人际交往处理得很好,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中,韩信最后被杀了,萧何也几次被刘邦怀疑过,惩罚过,而张良没有遇上这些事情。这就是归功于他既有深邃的知人之智,又有高超的自知之明。
他有深邃的知人之智,凭借这一点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出谋划策,因此帮助刘邦建立了许多功业,功劳很大。
但是他又有高超的自知之明,自己知道虽然功劳大,但不应该去和别人争功,处处感到满足,因此他从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所以心态很好,说:“自己凭着三寸之舌成为帝王的军师,封得万户侯,这是平民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了,这对于我张良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我愿意抛弃人间的事情,想随着赤松子去漫游。”(《史记》)于是他就学辟谷,学导引,隐居起来,完成了他一个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再来说说萧何。他是刘邦的得力助手,被刘邦看作是自己的左右手一样重要。萧何很会处理他和刘邦的关系,他十分了解刘邦,也了解自己,他是把人际关系作为学问来研究的。
萧何本来是沛县的功曹掾,通晓法律,据说当地无人能比。他当然于人际关系研究得很精通了。刘邦在平民时,后来做了亭长时,萧何曾多方保护帮助他,因为有知人之智,他看到刘邦绝非寻常之人。萧何后来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奇功,被封为相国。
他和韩信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有意思,中国人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推荐韩信,使得韩信成功的,是萧何;最后因韩信在关中想谋反,吕后杀了韩信,也是萧何出的计策。
萧何很会琢磨人际关系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把握、处理人际关系。朋友、敌人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的,要善于观察到关系的变化。
他自己和刘邦的关系也是这样,在变化中调整与刘邦的关系。刘邦在外面打仗,平定陈豨的叛乱,听到韩信被杀后,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给了他一支特别的卫队,由五百名士兵,还有一名都尉组成。大家来贺喜,但有一个叫召平的人不这样,他对萧何说:“你的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边吃辛受苦地打仗,你留守关中没有危险,为什么反而增加你的封地,还要给你配上卫队?这是因为韩信在京城谋反,刘邦也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坚决地推辞掉,不要这些,还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作为军费,这就会使得皇上高兴,不怀疑你。”萧何有自知之明,也了解刘邦是个什么人,就听取了建议,巧妙地调整了他和刘邦的关系。
但是刘邦还是不放心啊,黥布造反时,刘邦一面在外边讨伐他,一面多次派人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在干什么呢?他在京城忠心耿耿地把自己家产又一次捐出来做军费,并安抚鼓励百姓,但是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你离灭亡不远了。你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高吗?你刚进关中时,就深得民心,百姓都依附你,你还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博得了百姓更大的爱戴,皇上多次打听你,就是害怕你的威信太大。如今你可以多买些田,用低价或赊欠的方法买田地,败坏自己的名声。皇上就会安心了。”萧何又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从善如流,结果刘邦放心了。
刘邦回京城时,百姓拦路告状的人很多,告萧何贱价强买民众的田地、房宅,价值达几千万。萧何巧妙地避开了灾祸。
不过萧何也不是跟任何人都能相处得很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是人,不是“神”。比如他和曹参就处理不好,两个人都是大功臣,但是史书上说,这两个人彼此向来瞧不起对方。不过萧何毕竟是大政治家萧何,萧何病重之时,还是向皇上推荐了曹参作自己的接班人。而曹参也毕竟是大政治家曹参,他代替萧何做了相国,都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政策法令全盘继承,所以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人啊人,人们的交际就这么复杂,玄妙得很,不研究,不琢磨自己和对方这两个方面能行吗?
我们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有不少人因为资金的缺少,便联合起来合伙创业,有的最后很好,有的最后闹翻了。许多经验都表明,选择合伙创业就要注意很多东西,除了要依法合伙,比如按照国家的企业法规定的程序运作,来保证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外,还有比如财务上务必透明,而最关键的可能还是认识人的问题。一是你对于合伙人一定要知道底细,特别是他的人品、素质要了解清楚,甚至要知根知底,这样才可以选择好的合伙人。这就是要知人。还有,虽然合伙人都成了股东,但是要明确责任分工,因为各人的才能不同,这同样需要知人。二是还要知道自己,在这些合伙人、这些股东中自己是什么地位、什么才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等等。这样你的企业办起来,就有了很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而用好人是最重要的保证。
老子的智慧教诲我们去成功地知己知彼,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祝大家取得成功!
第十一讲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子的又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智慧,就是与他人交往中的“定位”的智慧,这个问题很重要,定位定不好,就是坐标系统没有选好,那么怎么不出问题呢?我在这里讲讲定位中的“处下”的智慧。
定位中的“处下”
我们一般人的理念是高者贵者在上,低者贱者在下,老子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处下”,也就是要自己处在“下方”、“下位”、“下层”,高要以下为根基,贵以贱为根本。这是一种智慧的定位。
为什么呢?大家一想就知道了,因为大家已经了解老子的理念了,这就是老子教导人们一切遵循道而行动,而道就是处下的,所以交往中也要选择“处下”。
古代人群中间最高位的要算侯王了,《老子》的第39章、第42章中两次解读了同样的例子,就是解释古代侯王称呼中的意义和智慧,就是要“处下”,从而教导我们,侯王尚且要如此,其他人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老子》第39章说: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段话在各种本子里多有不同,首先说一下其中的文字问题。其一,王弼本作“自谓”,有的本子作“自称”。其二,王弼本作“不谷”,河上公本作“不毂”。其三,王弼本作“致数舆无舆”,有的本子“舆”字作“誉”,“舆”通“誉”。有的本子据《庄子·至乐篇》所引,作“至誉无誉”。其四,“琭琭”,是指玉的文采之貌;“珞珞”,指石头的坚硬不美的样子。
这段话的意思大家理解也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大体意思是: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就是没有称誉,作为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玉那样显示它的光亮文采,宁可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
那么侯王为什么要自称“孤”、“孤家”?自称“寡”、“寡人”?自称“不谷”?侯王自称为“孤”、“孤家”就表明自己是孤独的人。自称为“寡”、“寡人”,也表明我是孤独者,还是一个寡德之人,也就是缺少道德的人。既然孤德、寡德,那么就希望臣民来拥护我,支持我。我们又常从文献上看到,楚国的王自称为“不谷”。什么叫“不谷”?“谷”就是善,“不谷”就是不善之人,就是才德不好的人。范应元注:“谷,善也,又百谷之名也。春秋王多称不谷。”这也希望臣民来辅助自己。
尽管古代的王侯许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人们在选择这样的称呼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表示,侯王“我”应该居于下位,“我”应该处下,“我”孤独,“我”缺德,“我”能力不够,因此希望你们大臣、百姓来帮助我,辅助我。这种“处下”,就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尊贵的用卑贱的作为根本,高位的用下位的作为根基。大家想,有这样的根本,有这样的根基,不就是根深蒂固了?那么你的尊贵就不会倒下,你的高位就不会颠覆了。这“处下”之道不就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宝?我们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比喻为君王,水比喻为百姓;舟在上位,水在下位。如果你船上的高贵者经常想到船下面的百姓的水,认识到这是我所以能高贵、高高在上的根本、根基、基础,常常居上思下,处尊思贱,就不会发生危险。如果忘了根本、失去了根本,那么就危险了。
这些王侯的称呼都不是老子起的名称,但是他发掘出中间的含义和智慧。试想,王侯尚且要求如此,那么一般人可以想见,当然也更应该“处下”了。
大家也许觉得这一理念、智慧离开我们现代人太远了,侯王的名称与现代人有什么关系啊?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子的理念与智慧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过又是因为融化了,显不出间隔距离,大家太熟知了,因此反而浑然不知其来源了。
比如,当下的市场经济中,大家都听惯了一些套话。常听说“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等等。什么叫“消费者至上”?什么叫“顾客是上帝”?这不就是暗合老子的理念智慧了?在生产厂家、企业家、商家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上,你自己要“处下”。你要定位在下位层面,而要让对方消费者、顾客处在上位层面,而且还要是“至上”层面。这就不仅在上面,而且是在最高处,就是“上帝”。
还有啊,政府的官员、公务员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什么叫人民的“公仆”、“勤务员”?人人都懂,那就是“我”在下位,人民在上位,我的地位不是高高地居于人民的头上做官当老爷,相反“我”是人民的仆人、奴隶、勤务员。
老子如果听到今人的这种理念,他一定会说:“然也,是也!”他也许会含笑地说:我的主张就是这样的,处下!这就是道的所在,这就是应当遵循的道!
但是,今天商家中的一些人把“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只看作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实心里在想,哪里真有上帝?谁看见了上帝啦?要真有上帝的话,我自己先是上帝!因此在行动上,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上位,消费者、顾客是下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有这么多的屡屡禁止不了的伪劣产品、假冒产品,不断冒出来害人,吃了奶粉会变成大头娃娃,喝了工业酒精做的白酒就中毒等等,真是层出不穷啊!
还有一些官员啊,也并不真的甘心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有人也许心里想,傻子才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呢!所以不就有这么多的、络绎不绝的、层出不穷的一批批被揪出来的贪污、腐化、腐败分子?老子对于这些只会冷笑一声,他冷笑的是你们不遵守“道”,不依循“处下之道”,那么你们当然就会受到惩罚了。这就叫自食恶果,也就是自己吞下了不“处下”的恶果了!
我们再来说,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面对着高高在上、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人,都不太使人能接近他、亲近他。有一些新贵,比如老板、老总、大腕啊,只“处上”,而不能或不会“处下”,就往往较难处理人际关系。
再比如现在有少些大学生、研究生把自己看作天之骄子,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就缺少“处下”的理念和智慧,不肯处下、居下,一毕业出去就想工资要高,一到单位位子要好,还要别人对他重视。这怎么能行呢?现实生活并不是他们所能意料到的,结果处处不顺心。
有一位智者说得好:比如上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向对方弯下腰,蹲下来,坐下来,简单的三个动作往往拉近了你和对方的关系,平等了彼此的定位。这样的人善于相处,因为你“处下”了,因为你尊重对方,平等待人了,当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也许是很可以启发大家心智的。
其实“处下”不是无能,“处下”是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才能使得人际关系和谐。
“处下”的内涵很多,有时是一种策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善于长跑的优秀运动员,他往往不在一开始跑在第一,而是紧紧跟在别人的后面,不露声色,处于下位。然后在最后的关键时候,一下子冲到第一夺取了冠军。还有一些善于打拳的武术家也往往不轻易打出第一拳,先处下,这是因为要观察对方,探清虚实,摸清路子,然后再后发制人。这里面的道道很多,大家可以琢磨琢磨的!
我们再来讲一个外国的现代事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领导的20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而能够保持了25%的年增长率。这很不简单!我们如果用老子的理念与智慧来分析,其中有一条就是能够智慧地“处下”、“以下为上”。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总裁后,就主张“管理越少越好”,这有点像老子的理念。这样他就有时间去“处下”、“为之下”,也就是他走出总裁的高高在上的办公室,去走访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更多时间与中层、低层的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启用人才。
他的这种理念和智慧也很有趣,我想大概是从自己由“处下”到“处上”这种艰难的经历中反思出来的。据说,他小时候口吃,结果父母考虑他的这种情况,就给他找了一个“球童”的活儿。这“球童”是干什么的呀?就是专门在高尔夫球场中为别人捡球的,不用开口。这种工作当然很“处下”,很底层,打高尔夫球的人当然有的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种地方工作,他难免会看到或受到那些所谓的处上的、成功人士的颐指气使、傲慢不逊,这些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
这激发了他也想做一个“处上”的成功人士,因此当他回到学校时,就发奋用功学习,后来成绩优异,被通用公司录用。当然他一进去还是“处下”,但是那种“处上”的理想在召唤他。有意思的是,他有老子说的自知之明,知道反正自己口吃,那就少说话,多干活,结果因为成绩突出,就往上升,最后当上了总裁。这也就像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
这位总裁由球童之“处下”--学习成绩之“处上”--从而录用;又由通用公司中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处下”--当上总裁的“处上”--管理理念的“处下”--获得人生的成功。虽然他大约不一定学过老子的“处下”理念,但是他的行动轨迹是合乎“道”的,因为符合“道”这一规律,那么自然和老子的理念也就十分密合了。这可以作为解读老子的一个外国的例证。
用人中的“处下”
老子在人际关系的“处下”理念中还有一个大智慧,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第68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要成功,你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还得依靠别人。你事业做得越大,你需要依靠他人的就更多,那么你非得“善用人”。你要“善用人”,那就一定得能够“为之下”,就是处在对方的下面,对人谦卑,否则谁愿意听你使唤?
战国时代燕昭王复国,接受的是一个残破的燕国,内外交困,国势虚弱。当时的燕国,在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
燕昭王迫切希望重新振兴国家,急需人才。他要用谦卑的礼节和优厚的礼物去招贤纳士,于是去请教燕国的贤士郭隗,如何才能得到人才。郭隗就用“处下”的方法来开导燕昭王。郭隗讲了几个层次的情况;
第一个层次是,能够建立帝业的人和老师相处,这意思就是帝者能够礼贤下士、以贤人为师。
第二个层次是,成就王业的人与朋友相处。
第三个层次是,成就霸业的人与臣子相处。
第四个层次是,亡国之君与仆役相处,就是说这些亡国之君妒贤忌能,他们所信任的人只不过是一些惟命是从的仆役小人。
这四个层次表明,越是要成就大事业的就越是要尊重贤人,善于“处下”。郭隗又进一步分析了“处下”心态、态度的几个层次与招引人才的关系:
第一个层次是,如果谦卑地虚心侍奉老师,向他好好学习,那么比自己的才能强百倍的人就会来到。
第二个层次是,如果做事情奔走在别人的前面,休息却在他人的后面,如果最先向贤人求教,最后一个停止发问,那么比自己才能强十倍的人就会来了。
第三个层次是,如果见面时别人有礼貌地迎上来,自己也有礼貌地迎向前,那么和自己才能同样的人就会来了。
第四个层次是,如果靠着桌子,拿着手杖,斜着眼睛指挥别人,待人不礼貌,那么只有服杂役的仆人一类的人来了。
第五个层次是,如果对人狂暴凶狠,打击别人,跳跃顿足,并且发怒训斥人,就只有刑徒和奴隶来了。
虽然当代人对于当时那种社会文化背景已经不太熟悉,读起来感到有些不顺畅,但是如果我们今人细细地解读其中的信息,那么核心的意思就是,你越是希望得到大人才,你就越是要谦虚谨慎地处在贤者、人才的下面。这里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你的“处下”达到什么档次,就有什么档次的人才来到。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三国演义》,就再举这里面的例子来解读。刘备是一个特别善于“处下”的人了。他的事业成功和他会用人很有关系,而善用人又在于他善处下,正如老子说的;“善用人者为之下。”
我们来看一看,刘备是怎么“处下”的。刘备的身份很高贵,属于东汉远支皇族的人。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被称为皇叔。虽然当时的刘备已经穷得只靠编草席、卖草鞋勉强过日子,但是他的血统依然高贵。他这种出身很高的人,却愿意并能够“处下”,和关羽、张飞结拜成兄弟。张飞是什么人?是“卖酒屠猪”的。关羽地位也不高,而且是杀了人在江湖上避难的。刘备就能“处下”,三人在张飞家的桃园结义,于是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基点。
那时各地起兵镇压黄巾军,刘备也召集了一批人,想干出一番事业。刘备特别能发挥他善于“处下”的才能,不断地在“处下”中求生存,求发展。他先投靠过公孙瓒。后来他解了徐州之围,并投靠了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因为他善于处下,结果陶恭祖三让徐州,最后刘备做了徐州牧。
第一次,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很真诚地说了三条理由:一是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足了;二是两个儿子不肖,没有才能;三是你刘备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刘备推辞说:“此事决不敢当!”刘备坚决不肯接受。关羽说:“既然人家相让,兄长你就权领这州事吧!”张飞说:“又不是强要他的州郡,把牌印拿来,我代你受了,不由我哥哥不肯。”可是刘备依然坚决推辞,甚至拔出宝剑,准备用自杀来表示不接受。最后刘备驻军在小沛。
第二次陶谦要把徐州让给他,刘备又坚决推辞了。
第三次陶谦病重了,临死时坚决把徐州让给刘备,最后刘备在群臣的要求下,又在徐州百姓哭拜在地的请求下,终于接受了管理徐州的大事。刘备在这样的一次次“处下”中获得了最广泛的民心,他当徐州牧就有了深厚的基础了。这就是他“处下”的智慧与结果。
再说徐州是陶谦让给刘备的,但是后来吕布又逼迫刘备把徐州让给他,刘备一观察形势,自己力量太小,搞不过吕布,不吃这个眼前亏,先“处下”,先咽下这口气,就把徐州让给了吕布。这是刘备的又一种“处下”。
后来刘备又投靠了曹操,他也善于“处下”。他用“处下”的方法,与曹操交往,保全自己。他知道曹操会监视他的动向,他就一天到晚在菜圃里种菜,让曹操知道他是无用之辈。后来大家熟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更加玄乎。青梅熟了,于是曹操邀请刘备边尝青梅,边饮酒,边谈论,目的却是考察他。曹操借天气气象说龙、说英雄,要刘备说出当时谁是天下真正的英雄。刘备说遍了天下的人物,像袁术、袁绍、孙策等等,就是不说曹操,也不说自己。最后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千方百计想要隐瞒起来的远大心志,自以为不为曹操所知,但是却被曹操一言说中。这一吓,吓得把筷子都掉到地上了。这时正好打雷下大雨,刘备极其“善为之下”,他马上弯腰去捡筷子,用自己历来胆子小怕打雷来掩饰。结果是换来了曹操的冷笑,认为刘备的确是个无用之人,英雄难道还怕打雷吗?这就瞒过了曹操。大家想想,如果刘备“处下”的功夫不修炼到家的话,那就有危险了。
后来他又投靠袁绍、刘表,在“处下”中前进,在“处下”中积聚力量,在“处下”中百炼成钢。特别是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这个大人才,从此三分天下。这里刘备为得人才而将“处下”的功夫表现得炉火纯青。
第一次,刘备去茅庐没见到诸葛亮,张飞怎样说的?张飞说:“既然见不到,那咱们自个儿回去算了!”刘备怎么说?他说:“不,再等待片刻!”关羽怎么说的?他说;“倒不如暂时先回去,再派个人来探望,不算晚。”就这么几句话,三个人的人际交往的“处下”理念的档次全部反映出来了。档次最低的是张飞,中间的是关羽,最高的是刘备。
第二次,刘备是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的,这就好像老天在考验他们“处下”的诚信度。果然张飞最有意见,他说:“天寒地冻,打仗尚且都停了,难道还该跑这么远的路来看一个没有用的人吗?不如回新野去避避风雪吧!”
刘备高水平啊,他说:“我正要让孔明看看我的殷勤的情意,如果兄弟怕冷,你就先回去吧!”他要让孔明看到他的“处下”的诚信深度。但是没有碰到,只是遇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刘备回去后,转眼到了春天,他郑重其事地占卜,又斋戒了三天,又去拜访诸葛亮了。
第三次,刘备去卧龙岗时,关羽、张飞都很不乐意了,很有意见,拦住刘备不让去。他们两人认为,刘备已经去了两次,那份礼节也太过了。诸葛亮肯定是徒有虚名,所以避开,不敢见面。他俩的理念是“毋以贵下贱,毋以众下寡”。这就是,不要让尊贵者处于低贱者的下面,不要将众人处于一个人的下面。这就和老子的理念完全相反了。张飞甚至说:“不用你刘备亲自去,我用一根麻绳把他捆了来。”《三国演义》水平很高,把人物一个个写活了。
最后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一番隆中对,果然让刘备豁然开朗,眼睛一亮,看到三分天下的美妙远景。但是当他邀请诸葛亮马上一同前往新野时,诸葛亮没有答应,说自己一向乐意耕锄,不能奉承遵命。于是刘备哭起来,哭得很苦,掩面而哭,把衣衿袍袖都哭湿了。后来诸葛亮终于被再次感动而出山了。
这些可以说明刘备真是老子所说的“善用人者为之下”了。如果大家细心体会,可以看到刘备在交友中怎样“处下”,在斡旋中怎样“处下”,在对付“政敌”中怎样“处下”,在寻求人才时是怎样“处下”,在求生存中怎样“处下”,在发展中怎样“处下”,这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处下”有时与人们的关系太重要了。比如三个人中张飞的不能“处下”最为突出,如果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来看,那么也很能启人思考。
张飞镇守在阆州时,传来关羽被东吴所害的消息,《三国演义》中写道,他是早晚哭泣,血湿衣襟,诸位将领用酒来劝解他。但是张飞如果醉了,怒气更加厉害,军队中只要有人冒犯他,就用鞭子打人,多有被打死的。帐下有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来报告,挂孝伐吴所用白旗、白甲一时来不及准备,须宽限时间。但是张飞大怒,把这两人绑在树上,在每人背上各打五十鞭子,并用手指着他俩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这两个人一合计,“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于是就在这天晚上,他俩把张飞杀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单是从“处下”这一角度来看,能否“处下”,确实关系重大。
再看关羽,他也不能很好地“处下”。陆逊接任吕蒙之职位后,就用礼物书信来表示和好,关羽很骄傲,说:“孙权见识浅短,何用孺子为将也?我荆州犹泰山之安,吾复何忧?”他瞧不起人,傲气十足,结果中了吕蒙、陆逊之计,败走麦城。后来蜀国的学士秦宓分析关公的失败,对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关公轻贤傲士,刚而自矜,以致丧命,非天亡之也。”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不能“处下”带来的又一次血的教训。
照例说,刘备在三人中最善于“处下”,但是在听到关羽被害的消息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急于要去讨伐东吴,为关公报仇。当时赵云很有见识,提醒他应当先灭掉魏国曹操,那么孙权就会“自服”。刘备不听。那个学士秦宓就出来强谏,刘备非但不听而且要杀了他。诸葛亮听到消息,上表规劝不要讨伐东吴,并救秦宓,说应该“纳秦宓金玉之言,抑卞庄刺虎之勇,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但是那时刘备看了诸葛亮的表,就扔在地上,说:“朕意已决,再谏者插剑为令!”大家可以看到,已居高位的刘备没有了先前那种能“处下”的谨慎了。结果大家知道的,火烧连营,一场惨败,刘备不久也就去世了。这是刘备在关键的时候不能冷静地“处下”,结果引出这样惨重的教训。
“处下”需要修养
确实,光有“处下”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实际行动。老子是叫你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都是去“处下”。确实有“处下”的理念难,要实行“处下”很难,要达到很高的“处下”修养就更难了。
但是有的人做得很好,我们说些近现代、当代人物的例子,也足资启发。
据说,林肯在参加美国十六任总统选举时,因为没有钱,竞选时没有坐专车,只是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为他准备好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有一次,他站在车上向选民们做了这样一番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办公室,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脚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又很大,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这就是林肯低调的、但又真实的、能够打动人的“处下”的竞选演说。我想,如果我在场,听到这番话,也会毫不犹豫地投上一票了。我想林肯的低调处下,大约不是在作秀,而是他的一种素质与素养的真实流露吧。
大家可以看他后来当上总统后的情况,就能了解这点了。据说林肯做总统时,白宫有不同的人环绕着林肯。这些人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就是极端的聪明与自我。他们认为自己比总统更优越。林肯不但没有赶走他们,反倒尊重他们。林肯推崇他们的能力,征求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奉献智力与精力来效忠国家。结果每个人都成为赢家。-我们可以问自己,处在这样的高位,你还能如此处下吗?要做到像林肯那样,确实是不太容易的,这是他不断修养、修炼的结果。
我们再来看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他的邻居中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常常到爱因斯坦家里去。孩子母亲感到奇怪,就问女儿。孩子回答说:人家都说112号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家,我做数学作业有困难就去请他帮忙。他很乐意帮助我。他对所有的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还说有什么困难问题,都可以去找他。
孩子母亲感到女儿的这种冒冒失失不妥,连忙去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说:你不用道歉,我在谈话中,从这孩子身上学到的,比她从我这儿学到的还要多呢!
这是流传的关于爱因斯坦人格的一个细节,一个大师说他从十来岁的女孩那里学到东西比教给女孩的要多,我们可以体会到大师“处下”的风采,大师善于学习的精神。
其实,我想不是十来岁的女孩真能教爱因斯坦的什么学问,而是爱因斯坦或许从孩子的敢于接近名人、敢于问、以及孩子的童心、思考问题的方法、视角等等方面得到很多的启示。
“处下”并不是想要“处下”就能处下的,不是的,需要一种特别的长期的修养。这里就能看到爱因斯坦的修养。如果不信,可以再看爱因斯坦的“处下”修养。
德国当时有人污蔑他的相对论,说这是犹太人阴谋危害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1920年,他们在柏林音乐厅集会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坦然地来到会场,坐在一个包厢里。在那些越来越荒谬的斥责声中,人们看到他不断地大笑,若无其事地跟大家鼓掌、喝倒彩!--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我很佩服爱因斯坦,他没有和这些人去滔滔不绝地辩论个是非曲直,或者是怒目冷对,或者是拂袖而去,而是采用另一种不屑跟人争、占你们的上风,对这帮人采取另外一种“处下”的态度。爱因斯坦面对这样的攻击反而大笑,而且还“若无其事地跟大家鼓掌、喝倒彩”。每想到爱因斯坦这种情景,我往往会在眼前浮现出老子、庄子的形象,这时候他的态度、风骨与老子、庄子多相像啊!这种修养也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我们再来说个例子。荣德生(1875-1952)是无锡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和开创者,是杰出的民族资本家。他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弟兄被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在1985年荣毅仁在回忆他的先父是怎样教诲他“处下”的时候,说过一番话,值得今人体味。
当时荣毅仁在大学读书,他父亲每逢寒暑假都要求他到自己的茂新面粉厂去体验生活,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培养事业心。荣德生还会查岗,经常打电话到厂里,查询儿子是否在厂里。有时候自己还顺便到厂里来查看。荣毅仁说:“这种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工人师傅,学习管理经验,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了有益的作用。”大家想想,一个高层领导人,没有“处下”的理念,没有“处下”的经验,没有“处下”的智慧,没有“处下”的修养,怎么能胜任自己的领导工作啊!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企业家、老板、老总、干部,没有“处下”的理念,没有“处下”的经验,没有“处下”的智慧,没有“处下”的修养,怎么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啊!
再说荣德生自己就很会“处下”,否则他不能成为这样一位杰出的大民族资本家。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解放前他创办江南大学,他能够聘请到当时一批一流的名师,譬如文学院就有钱穆、唐君毅、牟宗三、诸祖耿等等。荣德生一方面用高薪聘请,让这些教授来江大有高待遇,能更好地生活。荣德生的另一种智慧就是用真实的情感来沟通、用“处下”的方法来用这些教授专家。
比如无锡市的荣巷是荣德生的老家,为什么叫“荣巷”?就是荣家的住巷嘛!宅子很大,有楼房,他就敞开自己的家园,安顿著名学者钱穆和秦含章等住在楼上,其它房间也各有安排,整个荣府成为江南大学的教师宿舍。大家到无锡去旅游,有处名胜叫梅园,这本来是荣家的私家花园,荣德生不仅免费给老百姓常年开放,还腾出许多地方、包括零星的小别墅建筑也都由江大老师职工使用。
钱穆在晚年曾经这样回忆荣德生:“余居楼上,楼下乃大学老校主德生夫妇所居。每周六下午晡后,德生夫妇由城来。晚餐后,必上楼畅谈,或由余下楼,每谈必两小时左右。星期日午后,德生夫妇即去城,如是以为常。”这是“校主”对教师的“处下”。钱穆还说:“余私窥其个人生活,如饮膳,如衣著,如居住,皆节俭有如寒素。余又曾至其城中住宅,宽敞胜于乡间,然其朴质无华,佣仆萧然,亦无富家气派。其日常谈吐诚恳忠实,绝不染丝毫交际应酬场中声口,更不效为知识分子作假斯文态,乃俨然若一不识字不读书人,语语皆直吐胸臆,如见肺腑。盖其人生观如是,其言行践履亦如是。岂不可敬!而中国文化传统之深值研讨,亦由此可见矣。”(《荣德生文集》)
这种“处下”的做法和智慧也影响到后代,比如荣毅仁原来还做过江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在开学之初,照例要在上海家里设家宴,邀请招待江大各院院长和各系系主任及专任名教授等,表达慰劳之忱,并联络感情。他还邀大家自由发言,有什么就可以提出来,不用拘束,交流个人设想,听取多方建议,这对办好学校很有关系。
我也联想到,今天高校的领导常说,要用感情留住人。各企业、事业、科研单位也常说要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也许老子的“处下”是一个好方法,而荣德生家族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