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有的人工作十分繁忙,可以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年365天,整天忙得四脚朝天,恨不得将自己分成几块。这种以力气解决问题的思路太落伍了。出路在于智慧,采取应变分身术:管好该管的事,放下不该自己管的事。
  授权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分身术。今天,面对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复杂管理,即使是超群的领导者,也不能独揽一切。领导者尤其是高层领导者,其职能已不再是做事,而在于成事了。因此,他们必须向员工授权。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1.可以把领导者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门处理重大问题。
  2.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3.可以增长员工的能力和才干,有利于培养干部。
  4.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弥补领导者自身才能的不足,也更能发挥领导者的专长。
  领导者或管理者向员工授权时,有八个问题需要注意到:
  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一切以被授权者才能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为依据。
  2.对被授权者进行严密的考察,力求将权力和责任授权给最合适的人。
  3.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和权责范围。
  4.所委托的工作,应当力求是被授权者感兴趣、乐于完成的工作,双方应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所授的工作量以不超过被授权者的能力和体力所能承受的负荷为限度,适当留有余地。
  5.一般只能对直接下属授权,绝对不能越级授权。否则,会造成中层领导的被动,增加管理层次和部门之间的矛盾。
  6.不可将不属于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授给员工,否则势必造成机构混乱,争权夺利等严重后果。
  7.尽量支持被授权者的工作,被授权者能够解决的问题,授权者不要再作决定或指令。
  8.凡涉及有关全局问题的,如决定组织的目标、方向和重大政策等,则不可轻易授权。一般应交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最后由高层领导直接决策。
  总的来说,领导者把目标、职务、权力和责任四位一体地分派给合适的员工,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工作,是用人的要领。
  人们都知道授权的重要,但有的能授好,有的却授不好,为什么呢?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授权者的态度。比较正确的态度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看重员工的长处。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授权者能够着眼于员工的长处,那么他就可对员工放心大胆地予以任用。如尽看员工的短处,那他就有可能由于担心那个员工的工作而对其加倍操心。这样,员工的工作勇气就会降低。员工缺乏工作上的勇气,其上司的成功率就不可能会很高,所从事的事业也不会有多大希望。所以,身为领导者,对于员工不妨先用七分的眼光去看长处,再用三分的眼光去看缺点,以强化自己对员工的信任感。
  第二,不仅交工作,而且要授权力。领导者将本部门的工作目标确定以后,需要交付员工去执行。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将其相应的权力同时授给员工。一般来说,将工作委托给员工去干,这一点是不难办到的,因为这等于减少自己的麻烦;将权力授给员工,就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意味着对自己手中现存权力的削弱。不过,凡明白的领导者都深知职、责、权的不可分离性,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人,把权力愉快地授给承担相应工作的员工。当然,所授的权力不是没有边际的。最重要的是两权:即部属对有关问题包括人事任免可以做出决定的——决定权;对有关的人可以发号施令,让其做特定事情的——发令权。这样,部属会因此感到上司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为了不辜负这种期望,就会一心一意地去拼命工作。
  第三,不要交待琐碎的事情,只要把工作目标讲明白就可以了。否则,人的自主性不易发挥,责任感也会随之减弱。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待员工最忌讳的就是“妈妈嘴”唠叨个不停,使人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办才好。
  第四,对部属不应放任自流,要给以适当的指导。身为一个领导者,决不应该以为授出了权力就万事大吉了。他应该懂得,尽管权力授给了部属,但责任仍在自己。如果只把权力授了出去,就可以对后果不负责任,或者进行评头品足,那么部属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将权力授出之后,还应该对其部属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若是部属走偏了方向,就该着手帮其修正。如果部属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部属的信心才会更加坚定。
  不事事包揽,不一竿子插到底,不越级,不错位,不揽权,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该办的事,这样的领导才会轻松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