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利用课本资源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作者:吴东华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作文教学与教材脱离,学生写作“无米下锅”,语言干巴,内容空洞。“咬破笔杆,望烂青天”,换来的只是挤出了可怜的几个字后不断数数的无奈以及掐指计算是否到了规定字数的那份期盼。作文教学至今仍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那么如何与教材对接,充分开发利用课本资源呢?
  
  一、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梳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如教学《鸿门宴》后,根据项羽的性格特点,我就梳理出了许多写作素材,并挖掘其思想内容。
  [写作素材1]: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恭卑的谢罪,其傲慢轻敌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内容挖掘]: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对对手不能过于傲慢自负。
  [写作素材2]:范增向项羽进谏,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项伯却劝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困善遇之”。项羽对此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能正确对待两人的不同建议。
  [内容挖掘]: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写作索材3]: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攻打刘邦的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死刘邦,项羽默然不应。
  [内容挖]: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
  
  二、充分开发利用课本,丰富写作构思。
  
  课本所编入的作品都是比较经典的作品,其中不乏构思立意的典范。如能稍加归纳整合,就可以丰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1、对课文故事新编,编出新意。
  (1)扩编: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在泰山与鸿毛之间》所写的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遭受宫刑,不忘先父遗志,和任安交朋友等基本史实就源于第六册《报任安书》,在此基础上增补具体细节扩展出来的。
  (2)改编:2002年高考佳作《刺秦》就是在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基础上,大胆地为荆轲设计了一个突破史实的两难选择:为太子一人还是为天下苍生?最后由决心蒯秦到放过秦王的选择变化,荆轲也由扶弱教困、反抗强暴的侠义形象,一变而成为明大义、顾大体、识大局的仁人志士,这故事的基础同样来源于第三册课文读本《荆轲刺秦王》。
  (3)续编:2001年高考作文《阿Q新传》就是续编,故事材料来源于第五册《阿Q正传》。考生把阿Q放置在2l世纪,让阿Q进行一系列的不法商业活动,所作所为全是新的,塑造了一个“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违反经商诚信原则”的新阿Q。
  2、对课文观点反弹,弹出高见。
  反弹琵琶是作文创新,展示个性的一条好途径。教材中就有许多可以作为反弹琵琶的写作资源。如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的相反论题——忧劳可以亡身,逸豫可以兴国。学生就列举了大量事实,论证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忧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逸豫给人民事业,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活力。思维定势的一种“逆转”,往往独辟蹊径,标新立意,使文章见解新颖独特,熠熠生辉。
  
  三、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深化写作立意。
  
  指导学生写作立意时,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作文的话题放回到课文的背景下,与教材中某些课文对接起来。如写人与景的自然和谐,我就提醒学生可以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对接起来。写情感的至真至诚,就找到《陈情表》、《祭十郎文》、《项脊轩志》等文章对接起来。再如以江苏2004年高考作文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例。我要求学生找对接的文章,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三册的综合性学习《山水与文化》,第四册的《赤壁赋》等篇目,然后我让学生把话题置于这些课文为背景下,充分对“山水”问题深入思考,让别人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从别人那里得到启示,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这样学生作文立意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进而让立意走向深刻。
  
  四、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扮靓写作语言。
  
  1、直接引用。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二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2、化用。比如下面这一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仿写。
  比如学生作文《责任》的结尾就仿用了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巧妙地对文章作了一个漂亮的结尾:
  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宝库,是传授写作章法的“例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开发利用好课本,整合好课本资源,以本为本,我相信语文课本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平台。
  吴东华,教师,现居江西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