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去看天

作者:童艳华




  名人的雕像看过一些。华清池里,李白的雕像是卧着的,一手枕头,一手拿着酒壶,彰显诗仙不事权贵的傲气;江西陶渊明的雕像,高大潇洒,双手扶着锄头,“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自然精神尽在其中。而我每天从马融面前走过,总会有些不同的感动。这里早就没有“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的场面,只有几卷重叠的书画侧立其旁,那是先生“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的象征,还有几棵古松,舒展高大,似乎在无声地传诵着先生的美名。最传神的是先生的动作——目视远方,左手执卷,右手食指指天——这似乎是告诉人们,天空才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总逃脱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要死亡,周游列国,也只是看了个地球。在这两位巨人的把持下,人生显得有些苍白,譬如朝露。如果这样想,所有的人都应该垂头丧气。实际上,人类正以最优美的方式和昂扬的激情生活着,繁衍着,因为天空在我们头顶。它从历史的荒原走来,又走向超越想象的未来,没有任何限制,以玄妙无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启示着我们。没人能计算出它的伟大,我也不敢想象它诞生时的壮美,只有敬畏与思考。
  其实,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天的思考。“女娲补天”的神话,“亢龙有悔”的占卜,自称天子的皇帝,“飞天”的宗教,楚辞中《天问》,还有艺术、文学、思想——凡精神层面的都或多或少与天联系着。当我们这些凡人匍匐于地,被沉重的生活压弯腰的时候,上天却快乐着。因为它胸怀开阔,阳光、春风、细雨、白云、飞鸟、星辰,人们所能想到的美好事物,它全都拥有。狂风、冰雹、冷雪、乌云,人们所忧虑的,它也从不拒绝。这种大气超越了人。当我们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它时,会得出很多的结论。庄子说自己是天民,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康德赞美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那些以天为思考对象的人都在精神上超越自己,获得了别样的人生。去亲近天,我们灵魂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国维说“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当我们不从人的角度,而从天的角度去思考人的时候,还会不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呢?对于天,我们需要感悟、琢磨、沉思。有一天,我们有了不同于别人的想法,那就是我们的人生。牛顿看天的时候,天空赐予他神奇的苹果。或许我们某天去思考天空的时候,上天也会给我一点心灵的慰藉或是人生的幸福。
  当我们困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当我们的身心疲倦的时候,去看天吧,天空,会给你更多的启示。
  
  童艳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