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 颖




  现行文言文教学往往夸大了“浅易”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同时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所以教学中力求“落实”,即“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而忽视成套语言的积累,最终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上,而不能上升到增强学生语言功底、文化功底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语言修养、加强人文精神熏陶了。鉴于多年的文言教学,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要求,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有人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起之于心,发之于口,作用于耳的诵读便是学生形成语感的最好形式。诵读是学生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式学习,从而让学生形成成套语言的积累,保证文言文学习的整体性。譬如,学习《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诗人归心似箭,让船儿快快地行,恨不得天快一点亮起来,看见自己的家门,欢喜之情无法言表,连奔带跑,回到家中。“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接着写身处庭院房舍的悠然之情。这里有小径、松菊、酒盏、壶觞、庭柯,无违心事,有悠然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到文章第四段“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能体会到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在这里,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
  可见,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意境的手段。这种感知能力是在文言文的诵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
  
  二、积累知识,总结规律。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无疑有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这些用法通常包括几个方面: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指导学生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语法共性,积极主动地进入文言文的语言环境,自己动手按这四个方面来归纳字词句。当学生们收集了足够多的字词句并提出如何去记忆的疑问时,再引导他们总结规律便水到渠成了。就拿“词类活用”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说,学生们在积累的大量的字词句中发现并总结出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如:要注意两个名词连用的情况。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不能加“和”),又不是偏正结构(不能加“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为它的宾语。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则活用为动词等等,把这些规律灵活地运用到古文阅读中去,学生们做起题来才会游刃有余。可见,认识并掌握规律,是把有限的积累与记忆拓宽的有效途径。
  
  三、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譬如《鸿门宴》中运用称谓迭变体悟传情。范增的“若属”与“吾属”的变化,在宴会中,范增发现项羽不肯按计划杀刘邦,于是找到项庄,让他“以舞剑”为由,“以祝兴”为由借机击杀刘邦于座,在此,他用了一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来激励项庄。这里我们注意到他用的是“若属”,即你们,而不是用我们。通过分析人物的身份,我们可以肯定这里的“你们”应是项氏一族,也就是说现在项庄的任务关系着项氏一族的命运兴衰的,这就坚定了项庄杀死刘邦的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增的老谋深算。而在得知刘邦已经逃回营地,杀死刘邦的意图完全落空时,他痛骂项羽,并有这么一句“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时他用了“吾属”,即我们。称谓的变化形象反映了范增在计划失败后的痛心疾首的情形。可见,不同称谓的微妙变化,可以传达出特定人物的不同情感,也体现了作家运用语言的精妙。
  这样品味,就能入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才可体会到语言的运用之妙。学生的所得才是深层次的。
  
  四、挖掘思想,提升素养。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研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无路可走”的思想与今天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徐颖,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