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作者:高 军




  文本定位策略:
  《听听那冷雨》所在单元为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本课时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意境美的方法,学会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涵咏品读,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空间。
  目标及攻坚策略
  知识重点、难点:如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化散文”的情思、意境和语言。(5、10、12节为重点)
  攻坚方法:
  ①授之以渔。让学生首先学会解题和寻找文脉关键句段,把握情思。
  ②实践出真知。让学生配乐,个人朗读与教师朗读,在比较中总结朗读的一些技巧,通过断句和意象分析来品味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创设中,运用美读的技巧,在实践中把握情感。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可设计一个仿写,观察学生对于文本语言或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师生PK,激发学生斗志,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点。通过读、赏、写多角度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念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展示第一教学板块标题: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1、作者写了哪些地方和哪些时候的雨,又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利用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探索文章的脉络和基本技巧)
  参考:台北的街巷、美国落基山、大陆的江南;从太初有字到南宋再到公寓时代。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调动了嗅觉、视觉、听觉(第5节开头有一句承上启下局为答题关键“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寻找关键句子的能力。)第1节、第2节可以概括为感觉或“想”(第1节中多次出现,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完成“嗅”、“观”、“听”、“想”的相关板书为下文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2、同学们你们认为从题目中来看最能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冷”包含着怎样的含义?
  明确:此问题难度较大,而且是一个导引性的习题,所以不必在此解决,可带着这个问题过渡到美读文本体会情感这一教学环节,在5、9、11、12节的文本分析体会中寻找答案。
  “冷”有多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冷”,包含着内心的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从意境来说,表现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也表现作者人生之思、家国之痛、文化之思。
  (三)展示第二教学板块标题: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代表作品:诗歌《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散文《望乡的牧神》。
  (四)展示第三活动板块标题: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①给学生提供钢琴曲《秋日私雨》、《眼泪》、《宋家王朝》,让其自由选择,找出5-12节中最能打动读者或最美的语段。各人初读、讨论、总结并交流技巧。(可适当明确,朗读时的表情达意要做到以下几点。)
  音乐美——快慢、轻重、高低;
  构图美——带出意境、人物性格及时间的层次感;
  感情美——丰富的情感,要表达处理得当。
  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基调:低沉、缓慢、自白、倾诉、一往情深、乡愁难奈、幽思邈远。
  ②教师可适时范读,但要以鼓励学生朗读为主。
  ③在第5节中,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之思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和乡思,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家国之痛。那种乡愁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完成相应板书)明确:是故乡是家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五)展示第四活动板块标题:慢慢走,含英咀华。
  ①从5-12节中找出最难读的句子。分组讨论第10节中“雨是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分析作者不加标点的好处是什么?(此题难度较大,答案不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
  可明确:更利于表现思绪万千、一气呵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或者更利于表现诗歌化语言的多义性,“形象大于思想”。
  教师建议课后可将此段改为一首小诗。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②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第11节和12节中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想到了江南、四川。但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文化之思的。
  ③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什么意象表现出来的?(完成本节课主体板书“雨”)
  (六)展示第五活动板块标题:一花一世界一字一天堂。
  课堂仿写训练:第2节中“譬如凭空写一‘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可仿用此句的手法用一字概括本课你所学到的内容并加以说明,角度不限。(教师参与学生小组间竞赛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分组PK、师生PK。(教师可借助此题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复习。)
  参考:教师可用一“思”字概括全文、重申主题,一边书写一边解释:
  本文将横的地域感,从台北的街巷到美国的落基山再到大陆的江南,海角天涯;(完成板书的三横)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忘宋之痛再到公寓时代,横亘古近。(完成板书中的三竖从而形成“田”字)在这片“田”地中,是一场冷雨将一切都幻化为雨滴,我们从中品味到的是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和深深的眷恋,(完成板书中三点)然生命有所不能承受之重,是什么承载了这一切?听:是李煜诗中的“月如钩”,是李清照的“舴猛舟”,是诗人笔下的一张“窄窄的船票”、“一片雪花白”、“一段腊梅香”,是诗人沉吟声中的“悲歌的舟子”,是他怀中带着体温的“白玉苦瓜”。(完成“思”的板书中的最后一笔)正是他“步步莲花、字字珠玑”诗化般的语言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人生之思、家国之思、文化之思。(回到主体半书“雨”中的相关内容的复习)听听那冷雨,哦,不!听听我们大家体内“长江”、“黄河”中那颗永远不会冷的心,听听……(此时此刻也可要求学生全体起立,用心美读课文最后一节,结束此课。)
  (七)海阔天空,课外练笔。
  ①能否在学习此课后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疑难问题。②诗人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的冷雨。工作近十年,尚未参加省级大赛,“十年磨一剑,双刃未从试”是我心中的冷雨。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课后试写一篇作文《我心中的冷雨》献给自己。
  (八)板书设计:(两字左右并列书写形成“雨思”二字)
  
  (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课后反思:
  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家园,在她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作者的魂魄,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内涵,读者必须沉下心来,走进文本,用心涵咏品味,才能走进作者的“家园”。②文学鉴赏的核心:应是美的探求——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融化,使它的情感之流,汇进我们生命的长河。③传统文字板书魅力有时也可胜过多媒体,因为它更具有想象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教师个人阅读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化品读,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型阅读,应打倒课堂上文本解读的“霸权主义”,蹲下来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⑤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只要学生还热爱生活,那么他就没有理由不热爱语文。然而,在应试教学的功利环境中,工具性正视有余,人文性常被忽略,这门长线科目也曾一度遭学生冷落。然教无定法,只有变革教法,灵活处理,方可一箭双雕,让语文骄傲地成为真正的母语。
  
  高军,江苏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区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