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探究《故都的秋》

作者:张麒麟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早期作家,他的名作《故都的秋》自1934年诞生以后,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一、探究主题
  
  (一)惜景
  《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不厌百回读的美文,作品无论是联想还是想象,叙述还是议论,都是围绕着“秋”展开,正是通过对“秋”的描绘,特别是对北京的“秋”的描绘,写出了故都的秋的特色,勾画出了清、静、悲凉的“秋味”。因此,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是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献给读者的是“含泪的微笑”。
  (二)爱国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事实上,他的《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也就表明他对祖国的爱有多深。在这篇精致的散文中,不但表达了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传递出他的爱国情愫,一种离乱人心底难以言说的心声——富国强兵,驱逐列强。
  
  二、探究作者
  
  (一)郁达夫之精神追求
  (1)细腻文人之心
  郁达夫在故都看到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之后又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绞”,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引出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遥想。由此使他体会到了自己人生的秋天,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俗话说有因才有果,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正是因为达夫在旧中国,三岁丧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他的心境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而作品流露的忧虑、孤独、落寞的心绪,恰恰也正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投下的阴影。他把自己极其微妙的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具备这样敏感心细的文人之心的人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加以感悟和体验。
  (2)强烈之生命意识
  秋蝉,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故都的秋》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1934年郁达夫曾写了一首诗“旧梦豪华已任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他由秋蝉的绝唱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此时的郁达夫已步入中年,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避居它乡,因而创作干枯了,人生理想也被扼杀在白色恐怖中,他的中年生活让他感到枯燥无味。
  但是,绝处逢生,暴风雨来得越猛烈,人的生命力越是顽强,这也使读者清晰的感受到作为文人的郁达夫在险境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生命意识。
  (3)平凡而伟大之人
  从《故都的秋》中也能感受到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落笔写“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写他们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此时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表明郁达夫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所忧虑的生活。于是,他把眼光投向平民的普通生活,如: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他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一种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然而,郁达夫却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告诉世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象征着中国的革命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终究是要胜利的。……因为他是一个始终如一的爱国者,一生都在探求使祖国改变落后愚昧的道路,最后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这种可敬可爱之人又是平凡而伟大之人。
  (二)郁达夫之审美趋向
  (1)以淡雅为美
  郁达夫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在个人的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文学。”这就不难理解他在描绘“破院秋色”中尤其欣赏蓝白色的牵牛花的原因了。客观上,蓝白色是冷色调;主观上,这是郁达夫的个人喜好。这无形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用颜色表达了此时悲凉的心境,体现了他在颜色上审美追求是以淡雅为美。
  (2)以厚重感为美
  其一,郁达夫来到北平没有选择宾馆居住,而是选择一个杂草丛生的“破屋”居住,整日面对着“破壁腰”。住所的选择体现了北平这座古城的历史感、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让他回味更多的是古城的过去而不是现在。其二,茶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的代表,喜欢喝茶的人也是喜欢中国文化的人,而郁达夫又偏偏喜欢喝浓茶。浓茶中固然带有一种苦涩感与厚重感,此刻时间、地点、人物联系到一起,确实有点感怀身事的味道了。
  二者合一,从住破屋、喝浓茶上来看,郁达夫是以厚重感为美。
  (3)以简单质朴为美
  俗话说知人论事,凡是拜读过此文的学者,都不会忘记郁达夫曾经画过一幅秋意图。图中的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画中没有名家的大手笔,只是简简单单勾勒了秋天的简单与质朴。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精神最淋漓尽致的外在体现,就让人们从此走进郁达夫的精神世界吧!
  
  张麒麟,教师,现居河南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