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培养感受能力让写作之本复位

作者:陈国军




  感受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契机。任何一篇优秀作品的问世,都不是作者为一时的消遣所写,而是根源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是现实感受激发了作者的创作冲动的结果。这种感受由浅及深,日渐丰富,就会促使感受者去“想”、去“说”,作文也就有了内容,而不再是“空洞无物”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及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文体的写法,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他们企望走捷径,“一步到位”,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收效甚微。一言以蔽之,他们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写作教学本末倒置。因为作文内容体现的是真实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是写作的一种先决条件,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真正的感受生活,当然就成了作文老师的首要培养目标。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我们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改变这种不良状况,让写作之“本”复位。
  
  一、培养学生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所谓“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外界形、色、音响、气味等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情绪激动、心情舒畅、思想领悟等。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文章离不开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开放、心情激荡地参与,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在学习《语文读本》中的《八只小猫》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听配音朗读,然后拿出八只小猫的画像,让大家结合实际生活思索、琢磨,再和文句对照“有的静坐,有的打滚,有的招手,有的拍球,有的傻站着,有的翘起一条小腿,有的匍匐不前,有的待人去抱”;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在思索中体会观察。最后,让学生对照图像,合上读本自己来说说八只小猫的姿态、毛色、项圈、神情,让他们的体会和感受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把听、看、想、读、说五方面结合起来,不仅情趣大增,而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观察生活在应用写作中的重要性,在文章教学中也有利于掌握课文,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
  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生活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呢?例如在一次写作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认真的观察当天的黄昏,记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记录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第二天与他们一起观察黄昏,让他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结果有的说像云彩,有的说像溪水,有的说像耕牛、像农夫,有的还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形形色色,各有特点。接着让他们自己评述同学间的优缺点,并不时的给予肯定与指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确定观察角度,最后总结观察方法,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针对同一素材,选择不同的角度,经过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心灵,达到自己训练的要求。活动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再如,同学们在描述“菜市场一角”的写作中,他们基本上都处于眼前所见的范围之中,而且内容也大致相同。于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对同样的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如写“卖菜一角”,根据学生掌握的素材可写菜的鲜嫩,赞颂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可写买卖双方的表情态度,歌颂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融洽关系;可写买主多,反映市场经济的繁荣等等,通过仔细讨论,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做到不仅用眼睛来观察,还能运用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去观察、体会,抓住某一方面进行具体详实的叙述,也可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多方面进行综合描写。还可指导学生通过今昔市场的不同,衬托出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进而取舍自己的材料,然后,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意见交流,并建议学生再一次去观察市场,最后进行构思、写作。
  可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的启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时候,融入某种有本质联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同学写作时必须处理好表与理的关系,透过外表写出它的实质,如通过卖菜人的朴素的衣着、带笑的脸、柔和的声音、过秤的公正,写出农民的坦诚、和善的内在心灵之美。所以说: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领会到生活的启示,还在于它往往能激发灵感,产生非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成功的标志。
  开放式地组织学生谈论感悟,是培养感受生活能力的又一种有效方法。感悟作为一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就可以让学生交流,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学生从谈论中感受到别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便很自然地学会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更深人地思考问题,更用心地感受生活。例如有一节写作课,我引导学生回忆一件大家共同经历的事:期末的一节语文复习课,抽背古诗文情况很不顺利,教师脸露不快,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径直进来两位迟到的男生,教师不禁怒色有加,大喝一声“出去”。迟到者出去了,并带上了门。教师当然是希望他们重喊“报告”,但两位迟到者却一去不复返了。十分钟以后,教师让另一位学生去把他们叫了回来。这一件事情很平常,当时也很少有议论,但再次被拿到课堂上来就不一样了。教师问学生对这一件事的看法,课堂像进了水的油锅,一下子炸开了,他们纷纷议论着,面红耳赤地各不相让。他们有的认为老师太凶了,缺少耐心;有的却认为老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爱生心切,因而对学生要求严格,不管是学识上的要求,还是行为规范上的要求;他们有的认为两位迟到者太委屈了,大冷天被赶出教室;有的却认为这两位同学太不理智了,感情用事,自己吃亏;还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自相矛盾,一会赶,一会请,会降低威信;有的却认为这叫拿得起,放得下……谈论结束,下笔成文,轻而易举。同一件事情,各不相同的主题,精彩纷呈。谈论如此热烈,看法各不相同,这实在是由于开放式的谈论感悟,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感悟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不断地触发、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积水成河。除了课堂作文教学之外,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写作文,点点滴滴积累。教师尽可能予以褒扬,同时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校内外生活的种种感受,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作用,指导学生注意发掘自我生活的感悟点(如生活环境变换、人事变更、交谊庆贺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澜),激荡情思,促成写作契机。有条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工厂、工地、矿山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的熏陶,去感悟生活的哲理。
  
  二、培养学生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间接感受生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书刊、网络、电视等媒体来感受生活。借鉴别人的感悟,也是培养感悟力的基本途径。
  “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地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去再现书本借助文字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够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读民歌《敕勒川》就可以体味到辽阔草原的雄伟景象:在那茫茫的草原上,青青的牧草和牛羊交相辉映,“风吹草低”一望无际的草原如碧波般的翻动,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尽收眼底。总之,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与领悟文章中的景、事、物,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做到思想与情境相通。
  直接的生活感受总是和间接的生活感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阅读文章的感受还能使学生丰富和强化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一些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报纸杂志上的随感美文,《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读者》上这种文章比比皆是,学生看了很自然地与自己生命、情感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共鸣。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件,便会感悟顿生。譬如阅读刘绍棠的《暮春》,对于“我”与何梅苓深情回顾了三十年前丰富多彩、值得珍惜的中学生活的感触,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分析何梅苓的性格特点、插叙的文章结构等内容外,切不可忽视如“哀莫大于心死”这种蕴含真实生活内涵的人物语言,要进行启发,要让学生自由议论,从而归纳出几点人生感悟。如:信心是通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没有人可以打败你——除非你自己倒下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样,可能会使学生联想起自己现在不思进取、毫无收获的自责感,从而激发学生改头换面、重振旗鼓的决心。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极有可能由于再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而触发了文思,催动了写作的激情。在这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写文章,往往能够一气呵成,有血有肉。
  假如能够经常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气象万千的生活,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生活,同时,能够经常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书刊、影视、网络等媒体来感受生活,我们就能解决学生写作的“源”的问题,就能打好学生写作的基础。我们再次呼吁:让写作之“本”复位!
  
  陈国军,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