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莫让信息技术成为文学教育的绊脚石

作者:朱耀明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加盟”,语文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回顾前几年关于语文教学的全国性的大讨论,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指责甚至谩骂之声仍不绝于耳。其中虽有一些过激之处,但或多或少给我们提出了不少现实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这一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被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机械的、单调的、架空分析式的教学禁锢了,语文不再是生活的,不再是鲜活的,而是教条式的、僵化的,语文失去了本来的面目——语文课堂没有了学生的读、写、说或者说是淡化了读、写、说。教师往往是为教课本而教课本,这其中虽然有考试、评价的导向失当,同时也有教师开发教学资源不足、利用教学资源不到位的原因。而有效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则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现在,很多地方己配备有多媒体课堂,再加上新课程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许多有条件的学校大有“大干快上”之势,甚至有的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为了不“名不副实”,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上课率作为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一,给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出了硬性要求。在强调信息技术进课堂的今天——课程改革之初,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这一阶段的语文,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感悟、品味、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得到具体可感的形象、打动人心的情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以自己或别人的想象取代他人,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所以语言品味还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新教材关于“阅读”这块内容的教学中不顾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不管是否喧宾夺主,一窝蜂地大搞“整合课”。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中有这样一篇课文——《斑羚飞渡》。这是一篇动物小说,意在让学生学习动物在危难时刻为保存种群的生存权,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共渡难关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学习本文生动、有条不紊的叙述、描写语言等。其中,斑羚以其巨大的勇气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技巧在悬崖一边飞渡向另一边的场景给读者以深深的感染,也是全文及教学的核心所在。于是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挖空心思给学生以飞渡过程的示范,生怕学生难以明白。其示范方法在目前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多媒体动画演示。笔者就听过这样一节课。课堂演示的动画做得形象逼真极了,随着一对对斑羚的成功飞渡,教室里或大或小的赞叹声不绝于耳。上课教师得意极了——课堂由此推向高潮。然而,坐在学生们中间的我,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我由此看到了这节课的失败。学生们此刻丝毫没有为这群可怜的生灵而感伤。相反,他们只为斑羚飞渡的技术兴奋、叫绝——实际上,在我看来,他们是在为课件的技术兴奋、叫绝。因为,正是这模仿逼真的动画让他们兴奋、叫绝的。前面我们说过,本段是全文核心所在,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以此为核心让学生动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比方说,让学生边读边揣摩(这在实质上也是“写”的过程)再模仿(这在实质上也是“说”的过程),斑羚到底是怎样飞渡的。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斑羚飞渡需要怎样的勇气、需要面临怎样的难度和危险、需要怎样默契地配合等等,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不断于事无补反而既对知识(斑羚飞渡的过程)形成不了深刻印象又不能在亲历(体会、模仿)中动情。在这节课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情感的自然生成都极度缺乏,而这些正有悖于语文的文学性及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上例之外,诸如以视听代替朗读、把多媒体视作讲解演示的工具等在当前课堂中经常可见。为了让语文依然是语文,为了让语文课少一些破坏文学教育的因子,为了让信息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在此呼吁各位热衷于信息技术的语文同仁们,在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巨大帮助的时候,我们万不可对它有太大的依赖性。我们在“创新”语文课堂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务实”是创新的前提,那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研究如何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写、自己去说。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
  
  朱耀明,教师,现居湖北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