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

作者:曹波勇




  写文章犹如抄菜,做一顿美味佳肴必少不了精美的调料,这正如写文章一样,要想写一篇精美的文章就必不可少了描写。
  记叙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肖像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正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下面是一个同学在《走进实践基地》的作文中描写基地老师的一段语言描写:
  老师:“你们吃完饭后,从左边大门走出去,然后会看见一个桶,把吃不完的饭菜倒进去,接着再往前走,你们看见什么了?”
  我们答道:“洗碗池。”
  老师:“去那里干什么呀?”
  我们答道:“去洗碗。”
  老师:“错,去唱歌!”
  “啊?”我们奇怪极了,问道,“唱什么呀?”
  老师:“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
  就这简单的几句对话便惹我们哄堂大笑。
  从上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基地老师风趣幽默的特征,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情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行动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完全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在艰难生活的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小姑娘。文中,小姑娘登上竹凳去打电话的神态和制作小桔灯的娴熟动作都会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使我们从中看到她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有不少学生的习作中也有成功的动作描写。如“喔喔喔……”几声响亮的鸡鸣打断了我的思绪,同时这也预示着一场恶战的开始。只见白公鸡的爪弯成钩状,在地上不停刨着,把泥土都刨出一个小坑了。花公鸡也不甘示弱,“呼啦”一下,脖子这儿的羽毛全部都竖着起来,龇牙咧嘴,想利用心理战术把白公鸡吓跑。乖乖!我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这下才知道“怒发冲冠”的深刻含义。文中的“刨”、“龇牙咧嘴”等动词将花公鸡怒发冲冠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说明小作者是经过了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的。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生习作中心理描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我看了看标价,乖乖,500多!够我买三四身了。我吐了吐舌头,倒抽了一口冷气。我叉看了看旁边那条灯心绒的裤子,这回我得先看看标价,乖乖!一条裤子300多!我想:妈妈一剪刀一剪刀地剪,得剪100个人的头发呀!我望了望妈妈那开裂的手,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颤,赶紧拉着妈妈离开了。”这是一名学生和她妈妈去买衣服时的感想,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
  以上,介绍了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而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其中的几种,如:“哇,要迟到了!”当我大梦初醒的时候,看着闹钟的分针快要到30了,我像个弹簧似的跳了起来,狂风暴雨般洗漱完毕后,抓起桌上的零用钱飞奔出家,当我来到校门口时,咦?怪哉!怪哉!难道大家都睡过了头做了我的“同胞”?迷惑不解的我看了看表,原来我只看了分针,把时针给忘了,瞧我这“马大哈”!这名同学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将自己的马大哈形象表现得生动形象。
  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除了以上的几种描写方法之外,我们还应注意穿插使用环境描写,这样才能使作文形象生动。当然在具体的作文中,我们学生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描写方法,这就像在一块布上织锦一样,用奇特的构思将这些五彩斑斓的线变幻出精美的作品来。
  
  曹波勇,教师,现居江苏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