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鲁迅作品的写作技巧

作者:许日胜




  鲁迅一生虽然从来不相信什么《创作法程》、《小说作法》之类教人死背条条、脱离生活、不切实际的“秘诀”,但始终主张青年学生要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并特别指出要从名家名作的初稿与定稿对照中,悟出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的道理,认为这是教人作文“极有益处”的好方法。鲁迅作品在新课标中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求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领会鲁迅写作技巧中提高写作能力。从选入新课文的鲁迅作品中,写作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画眼法。不要以为是鲁迅所倡导及实践的专门描绘人的眼睛的方法。鲁迅作品中固然有十分精彩、极为得体的眼睛刻画,如新课标中必修③里的《祝福》,就有好几次写祥林嫂眼睛的变化,这很能反映她一生的际遇。但从更深广的意义去理解,所谓“画眼睛”就是写本质,抓要害。以人物刻划来说,就是重于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从举动、表情、语言看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即性格特征、思想本质能在三言两语的勾勒中看出他(她)的基本轮廓。这就是所谓“诗眼”、“文心”所在。鲁迅在这方面手艺高超,不愧为大师巨匠。八年级下册中《故乡》,闰土只叫一声:“老爷!”就看出与“我”的隔膜,比给读者画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堵高墙还要形象,还要清楚;杨二嫂的“圆规”姿态以及不见其面先扬其声的一句怪叫,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孔乙己的“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阿Q的“小子打老子”,赵太爷的“不许阿Q姓赵”等等。这些都极省笔墨,极为传神,极能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特征。在《社戏》中的“偷”,《故乡》中的“笑”,《孔乙己》中的“笑”,这些都写得惟妙惟肖,在作品中作用极大。
  二、对照法。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凡事物都是在强烈的对比中容易看得清楚,看出端倪,甚至一眼识破。鲁迅作品中的对比是非常出色的。《故乡》通篇对比:闰土今昔判若二人;闰土与“我”的前亲后疏;杨二嫂的从“西施”变成“圆规”;故乡的过去与现状相差甚远,难以辨认。这一切都在对比中揭示本质,而整个故事情节也在这对比中步步展开。《社戏》中看戏、吃豆的前后不同风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乐土”与“幽禁”的两种感触等等都是在强烈、鲜明的对照中塑造人物,推进情节、深化主题的。必修③中《祝福》对眼睛的描写先前的“顺着眼”与后来的“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睛窈陷下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相对比。这里通过对照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祥林嫂的命运走向,她是怎样一步步地让封建思想和势力逼上绝路的。由于对比成功,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也省去了许多支支节节的笔墨。又如必修④中杂文《拿来主义》也是将“拿来”与“送去”、“送来”相对比,在对待文化遗产(大宅子)时,将“拿来”与“徘徊不敢走进门”、“放一把火烧光”、“蹩进卧室吸剩下的邪片”的三种对待文化遗产(大宅子)的错误态度相对比,从而更突出“拿来”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三、白描法。鲁迅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抒情言志,爱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就像年画一样,没有多余的背景,也少见人物脸上光线阴影,显得异常质朴。他渲染气氛、交代背景、介绍人物,总不和外国作家那样浓墨重彩。一开笔就是几页甚至是几十页(如必修②中享利·大卫.梭罗的作品《瓦尔登湖》)。白描往往是在形似轻描淡写的几笔勾勒却能把景写动、把人写活,令人过目不忘,给人以如临其境,犹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虽然相隔几十年,但这些人物还活现在人们的记忆中,并且走遍全球。已经成为世界文库中的典型形象的阿Q不必说,就是双喜阿发的划船看戏与“偷豆”,少年闰土的月下看瓜、刺猹和教“我”雪中捕鸟,百草园中的嬉戏,三味书屋的偷折腊梅,孔乙己的站着喝酒与教小孩写字,《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惜别等也别有趣味。这些作品无不惜墨如金,写得十分简约、精粹,没有铺张、渲染,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或成为漫画或为素描,无不历历在目,跃然纸上。这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造作、勿卖弄”的白描。
  四、剥笋法。这是鲁迅杂文常用的写作方法。不管是正论或驳论,他都以犀利的笔触一层深一层地步步逼进,写得虎虎有生气,铮铮铁骨。例如,必修④《拿来主义》中,他要阐发“拿来主义”,却劈头先谈排外的“闭关主义”,再批媚外的“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又如在阐述对待文化遗产怎样“拿来主义”时,先否定“不敢走进门”的“逃避主义”、“放一把烧光”的“虚无主义”、“蹩进卧室吸鸦片”的“投降主义”的三种错误态度,最后,提出了正确的“拿来”方法,就是先“占有”后“挑选”。这样以破开路,而后立正面的主张“拿来主义”,真是水到渠成,一泻而下,很有气势。总之,鲁迅的许多杂文都是伺隙乘虚,穷追猛打,直捣敌人的老巢,使之再没有还手之力。例如,旧教材《“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等。
  鲁迅作品的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只要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择其要者精讲、善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地施之于作文实践,定能完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而一切贪多求快或好高骛远,都会适得其反。
  
  许日胜,教师,现居广东遂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