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技校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家伦




  技工学校是培养现代技能人才的摇篮,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是技校教师的共识,在课程上也按照3:7或4:6的比例安排理论课与实操课,导致文化理论课教师尤其是政治、语文课教师非常不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何在竞争过程中充分地推销自己,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工作机会,是技校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即要求技校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当前技校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原因
  
  从地域上看,技校生80%来自农村,普遍腼腆、害羞,表现欲较弱,社会见识面窄,说话时受方言的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影响了表达效果,害怕在正规场合开口说话。
  从生源素质看,由于“金字塔”升学模式的淘汰筛选和人们“差生才读技校”的升学观念的影响,技校生源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在语文方面表现为见识少、阅读量少、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到阻碍。
  从心理素质看,技校生的年龄大多在15至2O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感情上出现了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
  从学校教学定位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教学心理仍然占主导地位,在许多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是没必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行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上述原因造成了技校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种种缺陷,这必将直接影响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因而技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在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语言技能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切实有效的训练。
  
  二、加强说话的心理素质训练
  
  说话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它包括良好的品质、丰富的情感和完善的个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交际活动,若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常会由于心态不平和、情绪不稳定而出现说话者面红耳赤、说话吞吞吐吐等尴尬局面。稳定的情绪、坚定的自信心、有效的心理调节能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说话活动。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弱点,进行说话的心理素质训练。
  (一)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是对自己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成果抱有成功把握的一种预测反映。在说话活动中,它往往表现为在说话前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精力旺盛,在说话中能准确把握内容和技巧,控制自己的风度。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信心往往取决于教师、同学对他的评价态度。因此,在说话艺术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畅所欲言。
  2、注意适时运用口头语言(如:“你真棒”、“有进步”,以及适度的身态语言(如:真诚的颔首、微笑、关切的注视等)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训练中切忌审问式的问答,切忌粗暴地打断学生话题,更忌冷嘲热讽。
  3、公平而合理地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尤其注意不冷落差生,避免负面心理暗示造成学生心态不平衡。
  (二)科学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良好的自制力能控制和克服消极情绪,使人们尽快适应环境,迅速调整情绪、情感,支配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逐渐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制力:
  1、调整呼吸,降低紧张感。
  2、分散调节法——在说话活动前,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
  3、表情调节法——想想自己高兴的事。
  4、暗示调节法——自己给自己壮胆。
  当然,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更需要实践训练,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下的朗声表达训练。只有当学生抱着“不怕当众出丑”的决心,通过逐步的实践训练,才能达到“不会当众出丑”的目的。
  
  三、创设丰富多样的口语教学训练模式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托,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普通话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安排一定课时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专项训练,以规范发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要求学生在一切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达,以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
  2、朗读训练。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练习说普通话,又能加强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文学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学。”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如广东省编技校《语文》教材第三版中除《应用文单元》外的41篇文章均可作为口语教材使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范读、多评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同时,可开展课外朗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训练的范围。
  3、复述训练。复述有利于培养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在复述过程中,可以从复述的文章中学习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素养。复述时,要求学生做到复述的基本内容准确,不歪曲原意,不遗漏关键,恰当取舍,详略得当。还应鼓励学生在复述时根据复述的内容适当地注入情感。
  4、对话训练。对话是直接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之一,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问题,快速提取和组织材料,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进行训练,如口语体单元的对话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深圳求职来去》等。应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对话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语气和措辞时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情节颇富戏剧性,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和自尊,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以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对话特点。《深圳求职来去》一文的应聘技巧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展现了协调型人才如愿以偿地找到工作的过程,可根据文中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应聘现场,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演讲训练。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每位技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口语单元中《我的第一次演讲》、《开拓中国的现代化》、《再朝前走一步》等演讲稿,就是对学生演讲能力训练的很好的范例。培养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如果学生的演讲能力强,将有助于他在未来求职面试时处于优势地位。试想一下,一个口齿不清、连自己真实意思都表达不出来的学生如何能够通过竞聘面试。二是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记得有一名女学生刚入校时寡言少语,未开口先脸红,讲话像蚊子叫一样,学习虽然非常刻苦但成绩很一般。想象不出她的心理素质以后如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适当安排学生进行演讲训练,并使学生在演讲的实践中逐步掌握演讲的要领: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晓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安排学生演讲前,尽量选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如《我眼中的潇洒》、《走出自卑的误区》等,在课后指导学生拟写演讲稿,然后在语言活动课上作五分钟的脱稿演讲。在演讲过程中,老师再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辩论训练。辩论主要是双方对各自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或观点,这种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体单元的《李肇星义正词严驳“铁嘴”》、《林肯辩护词》、《冯玉祥问罪外国行猎者》等课文,就是很好的辩论训练教材。在选择辩论题时,要注意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如电脑能否取代书本?中技生该不该崇拜青春偶像?治愚治贫谁更重要?
  除了上述几种形式的训练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高文化修养。语言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素材积累,锻炼口才就犹如“无米之炊”,根本无从谈起。片面追求技巧而忽略自身的文化修养只能是舍本逐末。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指导学生注意对说话素材的积累,比如: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关注国际国内动态;留心观察、分析生活中发生的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扩大阅读量,必要时对报纸、杂志等进行摘抄、剪贴;在听演讲甚至别人谈话时,尽量留心记住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名谚语。由于个人兴趣、习惯、毅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可能难以长期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必要时还应采取布置任务、定期检查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约束、督促。久而久之,学生说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丰富,说话艺术就越来越成熟,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提高了。
  通过训练,同学们在以上几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语言交际更为得体,大部分同学从过去“金口难开”变为愿说、敢说、会说。在近几年我校举行的几次演讲比赛中,我所教的学生代表队都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单位里成为主管或业务骨干。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发展,就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技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增强技校生的就业技能。
  
  林家伦,教师,现居广东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