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漫谈作文教学三境界

作者:李 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中三境,解读了创作过程的玄妙。尽管作文不能等同于创作,而“三境”则是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可理解为:味、趣、劲。
  味,为第一境界。
  就“文以载道”而言,作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可谓是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品位的近水楼台,因为语文形象化思维的特点,不是将政治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把具体可感的、新鲜活泼的生活画面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去品味,去感悟,去发现真善美——这便是“味”的第一层含义。同时,作文的过程,恰恰是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有一个表达的程度、表达的质量的问题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把文章写的充实,写的完美,就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品味生活。如同“昨夜西风凋碧树”,“夜”并“西风”、并“凋碧树”之境,可谓有些凄苦,而“独上”、“望断”之举,不正是在品味这苦么?可以说,会品味生活,才能提高生活的品位,才能写出高品位的文章来,这就是“味”的第二层含义。
  “味”能生趣,“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品味过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萌生创作的欲望,甚至冲动,这是创作的规律。“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是白居易备尝了贬谪之苦味才写出的精辟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在品尝了官场生活之酸楚和民间生活之甘甜而创作出的佳品,再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与苏东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无不源于他们对人生百味的品尝。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由“味”到“趣”,毕竟是一次飞跃,而并非是一个必然或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要想实现这次飞跃,真正达到“我笔写我心”而“不吐不快”的程度,则还需要语文教师下一番功夫。诸如,发现闪光点,打开突破口;适时创设情境,提供展示平台;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提高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指导方法。不是每一名学生都会对作文有兴趣,但是没有一名学生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品味生活的情况,激发他们的兴趣,打开写作的突破口。例如,有的学生对足球有兴趣,我就让他写“球艺”(说明文)“球况”(记叙文)“球风”(议论文)“球理”(议论文)等等,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与话题作文挂钩。这就实现了培养写作兴趣的第一个目标;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经验交流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写作风采,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表现欲比较强,所以这种方法还是很奏效的。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还会有些死角——个别学生感觉自己基础薄弱,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采取冷漠旁观的态度,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给予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进步、提升。比如在讲评作文时可以从他们的作文中拿出写得好的部分作讲评材料,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让他们有信心,有光彩,久而久之,也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尽管我教的学生还难以做得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但经过悉心地培养,学生有了兴趣,还是可以在写作文中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的,这已经有了成功的一半。
  “劲”可做两种含义来理解。一是劲头,有写作的劲头,乐于写作文;二是实力,作文写得有“劲”。其实,有了兴趣,也就有了作文的劲头,也就乐于写作文了,所以,我这里要讲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写出“有劲”的文章。我们的直接目标是应高考的需要,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分析学生作文有哪些不应高考的地方,然后就此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由“味”而转入“趣”时,有了写作的热情和欲望,但仅仅出于热情和欲望而写出的作文却有与高考作文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有的学生随笔写得很好,无论是内容还是文采都很不错,但对于所限制的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都不能写得很好,甚至感觉文笔羞涩,无从着手。也有的学生是不写则已,若写则长篇大论,一发而不可收。还有选项材、立意、结构、文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时时在学生的作文中反映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环节就是抓住症结细致分析,包括批改、讲评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对前面所说的第一种学生我引导他们对自己感觉写得最称心的作文进行分析,在选材料、立意、文笔、结构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与相应的“话题”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题目让他们去练;而对另一种学生,则主要是用“浓缩”生活、“浓缩”语言的具体方法,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逐步形成好的写作习惯。一个学期中,学生要写6~8篇大作文,还要写周记,写演讲稿,在作文中投放的精力不算少,如果老师能给予精心的呵护,学生作文方面的长进还是很明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情在此,理在此矣。
  作文教学的三种境界或活泼欲出,岂不美哉,乐哉!
  
  李伟,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