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孔子教育观和道德观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作者:严和娣




  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著有《书》、《诗》、《春秋》。他和弟子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纂成《论语》。2500多年过去了,风霜雨雪,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社会更迭。然而,论语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深邃的教育观念,博大的道德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人文思想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所传承,为西方国家的哲人所青睐。
  目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新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使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五爱”新人。现在我就结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论语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的借鉴
  
  1、论语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尽管当时的科学认识手段对世界的本质,人的大脑思维反映等重大哲学问题处在初创阶段,但孔子客观而真实地提示了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人认识事物是先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孔子说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别不大,有喜怒哀乐,这是作为自然人而言;但随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作为社会人而言。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穷人富人,不论聪明或是愚笨,都应接受教育。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分尊卑贵贱,种族民族,只要是中国公民处在儿童、少年阶段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国际科技竞争、知识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也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总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人们学习认识是不断通过相对真理而走向绝对真理。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只要早晨获得新的知识道理,就算到晚上死去我都心甘情愿。这反映了孔子追求新知,追求真理,孜孜不倦,求知不止。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每个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认识新世界。我们要用孔子的求知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倡导的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公民要终生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树立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了真理追求而献身祖国。如两弹一星邓稼先,数学家张广厚,计算机专家王选。只有造就了一大批热爱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孔子的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是对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否定。孔子的启发式思想体现在《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道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意。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里的“愤”是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没有找到解决途径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已经有所思考,想说又说不出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叫“发”。孔子要求老师在学生“愤”和“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学,说明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是提高教和学的最佳诱导方法。孔子这一教学法在今天改革教育创新思维,探索方法的大环境下,仍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孔子的学以致用,学思结合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探究式学习的影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知识变为行动为快乐的人。孔子这一观点既是知和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又是对今天倡导素质教育中投身社会,动手实践快乐学习的最好注解。
  论语句首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将所学的知识,经常复习运用,不是令人高兴吗?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说“习”,包含复习,练习,实习等一系列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之”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化为能力,行动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学习中举一反三,猎取新知识的过程。
  孔子还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这里罔,是迷惑而无收获;殆,是危险的意思。学过的知识如果不思考,不归纳就会没有收获;反之,只是抓住一个疑点,钻牛角尖,而不从联系的广博的方向去钻研就会走向死胡同,停滞不前。这里的学和思相互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的设疑思考,反思,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学生只有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孔子的这些观点,对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知识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研究专题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
  a、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研究性学习必须首先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并掌握学科之间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综合。
  b、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勤思,巧思,善思。
  c、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形成能力。一方面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社会实践中概括总结出原理;另一方面运用原理,定理去解释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论语的道德思想对当代德育观的影响和启示
  
  孔子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总是把知识传授和道德认识结合起来,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实践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即我们平时要把德育过程贯彻到每一门学科教学之中,从学科教学中挖掘出道德教育因素,在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中都包含有丰富的人文道德精神,如自然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社会人文学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去挖掘,以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
  孔子的德育观,是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我们今天说的“成才先成人,成人促成才”,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孔子的德育观非常丰富,笔者初步归纳为三个方面:
  1、重视人的内省,自我修养的提高。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呈仁篇》)意思是看见好人好事就应该反省一下,向他看齐;看到不道德言行也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我也有,自己就要设法改正。崇高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既要榜样的力量,又要主体的内省。在今天的德育教育中,如何塑造完美的自我,如何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净化心灵,唤起自觉的内省,将道德认识和情感外化成自己行动,则是我们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2、为人诚实,恪守信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树立诚信守信观念?如何对待金钱物质利益?一生如何活着,为谁活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对这些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