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造句指导例话

作者:陈海燕




  这是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的课后习题:用“每天”和“可爱”造句。
  教师知道,这样的作业,学生完成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我认为,仅仅是“会造”还远远不够,对学生应该有更高的期求。要借此机会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开阔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视野。之所以如此期求是因为一年来,在我的督促和指导下,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我刚写好板书,下面就有很多学生举手了。
  “爷爷每天早晨都要跑步。”
  “爸爸每天晚上都看《新闻联播》。”
  “姐姐每天都要弹钢琴。”
  “我们每天都上学。”
  ——“不对!”“错了!”几个学生边举手边叫了起来。“哪儿错了?”我皱着眉头问,心中却暗暗高兴。
  “星期六和星期天就不上学。”
  “还有国庆节和寒暑假!”
   “很好。讲话没有漏洞,这就叫做严密。我们无论是造句还是作文,都要注意这一点。”说完,我把目光转向刚刚说“我们每天都上学”的孩子,他一脸羞赧,准备坐下。“你的任务还没完成呢,能把句子的漏洞修补起来吗?”
  “除了节假日,我们每天都上学!”几乎不假思索,孩子朗声答道。
  “哗——”大家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小男孩踌躇满志地坐下,教室里的气氛再度活跃,举手的人更多了。
  我没有直接点名,而是说:“刚才的句子,讲的都是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的事。除了这些,我们还能说说距离我们远一点的事情吗?”于是陆陆续续的,有了下面的句子——
  “清洁工人每天都要打扫街道。”
  “警察每天都和坏人作斗争。”
  “我们公司每天都要生产很多汽车。”
   “首都机场每天都有许多新飞机起落。”
   见学生已经在新的台阶上站稳了,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让句子的内容再开阔一些吗?”
  我展开双臂,在空中作了一个无限扩展的手势,“跳出人的圈子,说说动物,说说植物,说说美丽的大自然--有谁能行?”
  一些人在思考,另一些人则因为受到了启发而变得兴奋起来——
  “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猫头鹰每天都在夜间捕食。”
   “大海的潮水每天都要涨落一次。”
   “热带雨林每天都在减少。”
   “植物每天都在为我们制造氧气。”
   “野兔每天都要躲避食肉动物的捕食。”
  渐渐地,发言的人变得集中起来,几个孩子的神情里有掩饰不住的得意,而“听众”则向他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火候到了。
  “停——”
  我第三次止住了学生的话头,明知故问道:“啊,你们懂得的可真多呀。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一些书举过了头顶,它们的名字被响亮地报了出来——《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百科问答》、《科学童话》、《世界真奇妙》……
  我赞叹道:“真是好书,我小时候想看都买不到啊!”
  下面一阵窃窃私语,被赞许的书在主人的附近传递着,我有意让这种状态持续了片刻——这是我向学生推荐读物最爱用的方式。
  该用“可爱”造句了。
  因为有了“每天”打通了道路,这一回轻车熟路,深入和拓展都进行得快捷而又顺畅。
  “小白兔真可爱。”(讲具体些,小白兔怎么可爱了?)
  “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真可爱。”
  “可爱的大熊猫是国宝。”
  “老师说我们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我觉得哈巴狗一点也不可爱。”(恩,“我觉得”三个字用得好!我们对事物就是要有自己的看法。)
  “小弟弟喜欢欺负人,他不是个可爱的孩子。”(你一定希望小弟弟变好吧?能把话说得友好一些吗?)
  “小弟弟要是不欺负人了,他就是个可爱的孩子。”
  
  陈海燕,江西丰城市剑光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