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暴走”意义的发展

作者:孟祥英




  “暴走”是近年来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通过对多种报刊杂志的数据库检索,我们发现,“暴走”在大陆大量出现约在2004年以后,在新闻报道中用的最多。从语源上看,“暴走”是一个来自日语的外来词,“暴走”这种行为与上个世纪50时代“暴走族”的兴起紧密相关。“暴走族”一词,也常被译为“飞车党”或“飙车族”,指那些成群结队骑摩托车或开小汽车横冲直撞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崇尚速度,追求个性,他们无视交通法则,也从不考虑是否给他人造成麻烦,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聚集成伙,疯狂飙车,其行为给日本的交通状况和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他们常被看成社会的反面角色,成为日本警察追捕的对象。因此,“暴走”的本义是“飙车”或者“超速开车”的意思,从色彩意义的角度来看,“暴走”“暴走族”等词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请看下面的例子:
  (1)在日本各地的城市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就会听到刺破夜空的摩托马达的轰鸣声,这些最小13岁、最大19岁的青年身上佩带着匕首、警棍和手机,驾驶着摩托车,到处滋扰寻衅。这就是日本的“暴走族”。(《日本:少年“暴走族”》《法制与社会》2001年第8期)
  (2)日本警视厅的交通管理部门从12月31日开始到1日早8时为止,以扰乱交通的罪名抓获了143名“暴走族”(指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成群结队地在大街和道路上横冲直撞、扰乱交通的人),他们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人民网 2001年1月2日)
  以上两例展示出“暴走族”的年龄、身份、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3)在台湾经济起飞的上世纪80年代,以打架、色情、暴走为主的日本“时尚”,透过各种渠道登临台湾,这些东西很快找到了孳生的温床。(人民网2004年10月13日)
  在例(3)中,“暴走”一词与“打架”“色情”两词并列,可见“暴走”与“打架”和“色情”一样,是一种扰乱社会、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行为。同时,例子中把“暴走”与“打架”“色情”说成是日本的“时尚”,并给“时尚”一词加了引号,可见是褒义词贬用,暗含讽刺义。
  后来,随着“暴走”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兴起,它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暴走”运动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西德兴起,指的是“徒步旅行”的意思,作为一项全民性的体育锻炼方式深受人们喜爱,不论是高级官员还是普通家庭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中小学生,无不对徒步旅行兴趣盎然。这种新的运动方式很快就风靡欧美,并迅速流行于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近年来,在我国内地悄然兴起,“暴走族”的队伍不断壮大。请看下面的例子:
  (4)休闲与“暴走”,截然不同的途径,最后殊途同归,都是基于深度放松的理念,在最贴近自然的地方,让自己的心灵“透一口气”。(人民网2004年5月14日)
  (5)《用脚丈量美丽土地:新新人类“暴走族”悄然兴起》(青岛新闻网,2005年5月26日)
  (6)《小学生春游“暴走”15里》(《齐鲁晚报》2006年3月20日)
  (7)《山大校长展涛与四千多新生“暴走”迎接新学期》,(《齐鲁晚报》2006年10月16日)
  在例(4)中,“暴走”作为一个名词与“休闲”并列做主语,二者意义相对,“殊途同归”,它们都是当代人所喜欢的贴近自然、放松心灵的生活方式。在例(5)中的“暴走族”与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暴走族”意义明显不同,当今的“暴走族”属于健康、时尚一族,他们青春昂扬,充满活力,常常选择在假期或周末肩背行囊,选择用脚丈量土地的方式徒步旅行,目的在于摆脱钢筋水泥的束缚,求得心灵的宁静,因此,“暴走”成为新新人类所崇尚的一种运动方式。而例(6)和例(7)则展示出当代小学生新的春游方式,以及当代大学生新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这两例中都为“暴走”一词加了引号,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由此可见,作为锻炼意志、培养韧性、振奋精神的有效手段——“暴走”,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进入校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暴走”被现代很多都市人看成是一种集健身、休闲、娱乐、自信心培养、意志锻炼等为一体的新的运动方式。应该说,“暴走”运动的出现和流行,体现了人们对喧嚷躁动的都市文化的反叛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是自然人性的一种回归。因此,从词义的角度来考察,“暴走”已由最初的“飙车”义引申出“疾速行走”或者“在旅行中无所顾及地走”的意义,而其感情色彩也从贬义发展为褒义。
  
  孟祥英,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