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作者:蒋海鸥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运用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现就多媒体运用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多一些改编设计,少一些盲目照搬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各篇课文各种类型的课件、图片、视频应有尽有,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吸收借鉴的大量教学素材。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对于素材的选择是盲目的,打开一个课件,看见生动有趣就毫无选择地全盘袭用。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其一,教学中因对象、地区、学校、教师、教材的版本等的不同而呈现出个性化的差异,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该是不同的。好的课件也不一定适合你的课堂教学,况且还有些课件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全盘吸收就更不可取了。其二,课件是一个人教学设计思路的外在反映,教师今天袭用这个人的,明天袭用那个人的,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流程也就没有了一贯性,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样做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其三,看了别人的教学设计,自身的创造力就受到了限制,有时甚至会因看了用了别人的课件,自己就不愿意去深入地挖掘教材,分析学生,研究教法,有些年轻教师甚至因对别人的课件理解得不透彻,自己备课又不深入,在课堂上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课堂环节磕磕绊绊,学生收获无几,老师狼狈不堪。这样,课堂效率不但不会因运用多媒体而提高,还会受到多媒体的牵累。因此,教师的备课应以研究教材和教法为重点,完成教学设计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学素材,制作属于自己的课件,别人的东西,可以批判地吸收,借鉴,整合,使其真正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二、多一些简约实用,少一些绚丽纷繁
  
  记得听过某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讲的是《长亭送别》,课件设计得极为漂亮,录音、视频、flash动画、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各种手段运用齐全,其中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就用了近三十张幻灯片,平均每一分半钟就会有一张幻灯片闪过,在老师的鼓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感染下,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陶醉在多媒体营造的美妙境界中。下课时,学生为课堂的成功欢呼鼓掌。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形成了哪些能力呢?学生茫然,老师也茫然。毫不客气地说,这不是语文课,而是一节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其实,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只应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它的设计,应本着实用性原则,力求简约实用,而不应该如此地绚丽纷繁。原因有四:其一,过于纷繁复杂,就成了课件的展览,学生没有了阅读的时间,没有了思考时间,没有了做笔记的时间,课堂效率是低下的,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教学质量。其二,语文学科,是以文体为媒质的,文字可以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千人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把一些影视直接运用到课堂中来,学生就会认为林黛玉就是这个样子,张莺莺就是那个样子,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三,做一个精美的课件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不可能每一堂课都用多媒体,试想,学生吃了如此“视听大餐"后,还会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粗茶淡饭”感兴趣吗?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厌倦。其四,课件的过于奢华极易滋长学生的浮躁心理,从而不能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做事。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如果过于追求华丽,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贻害无穷。
  
  三、多一些优势互补,少一些唯我独尊
  
  多媒体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而许多教师在教室有了多媒体设备后便觉如鱼得水,每篇课文必用,每个课时必用,每个教学环节必用,进而代替了板书、练习本、学案等传统教学手段,使多媒体一统天下,唯我独尊。其实,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它自身的优势,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在灵活机动方面,多媒体不如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流程都是事先编排好的,不能在课堂上随便更改,而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大脑中也经常会出现灵光闪现的教学灵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设计,这时,多媒体课件就显露出它的局限性了,而板书就可以轻松解决。其次,多媒体课件是流动的,往往一页过去就一去不复返,而板书则是陆续出现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便于引发学生思考并整理笔记,从而对课堂教学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另外,语文课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的,而隐藏在课件问题后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应向板书学习,或者让位于板书。除此之外,多媒体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动手来整理自己的思维,整合成完美答案方面不如练习本;在明确学习目标,把握课堂整体流程,形成整体印象方面不如学案。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手段要优势互补,各尽其长,各弃其短,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和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蒋海鸥,教师,现居河北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