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做课堂提问的智者

作者:徐 敏




  对话中问题确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课堂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一堂教学课变成了“问答课”。这种课型中问答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由此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那么,教师如何使问题具有引爆性并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做课堂提问的智者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专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项链》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面对问题,学生不敢贸然回答,于是他们认真的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的讨论。讨论出“值得”和“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时那位教师没有马上得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不管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在文章中找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于是他们又开始细心地阅读教材,归纳整理,激烈辩论。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材规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主题和结构”以及人物形象等,不攻自破。
  
   二、直题曲问,以问引思
  
   提问若一味平铺直叙,那启发性、趣味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若采用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曲问”,即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则会出现一番新气象,令学生耳目一新,甚至会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有这样两个问题:“1、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各有什么志向?2、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如果直接提出这两个问题,学生肯定兴趣不大。我们不妨换个问法,比如说:1、课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谈了自己的志向,你赞同谁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评价?这样必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熟悉教材内容。
  
  三、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刻画了祥林嫂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为了把握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④祥林嫂为什么又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⑤在鲁四老爷,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的态度如何?⑥祥林嫂是如何对待这如此沉重的打击的?其结果如何?⑦为什么祥林嫂要问我关于灵魂的事情?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就会领会到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悲剧人物,从而领会悲剧的根源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转换主体,质疑教材
  
  教学最终是要“解惑”的,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疑惑,即便是学生的疑惑,也不一定是此时一定要解决的疑惑,而学生的疑惑没有解决,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再者,从学生的视角去读文章,提出合乎学生口味的问题,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妨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这样反而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项链》时,我尝试了这样的方法,结果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①项链丢失有没有必要?②既然不想让佛来思节夫人知道丢项链的事,为什么还要登寻物启事呢?③为什么最后又告诉佛来思节夫人真相呢?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非常符合学生口味,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他们热烈讨论,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一旦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惊人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而“问”是一门艺术,一门“时间艺术”,一门“空间艺术”,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徐敏,教师,现居湖北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