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审视与重建

作者:李汉潮




  某市举行一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公开课,有英美教育专家以及中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听课。铃声响起之后,授课教师从教室外面碎步而入,同学们起立之后坐下,教师侧立于黑板前。此刻,教室里一片安静……这时,教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
  教师依教案而授,语言精炼,教态从容,教学思路清晰,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书写工整,条理清晰。教师提问,学生踊跃回答,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据说此乃经过多次的排练而成)整整45分钟,教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用学生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都是重点,都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的。(据说是集全校教学“能手”精心讨论设计而成)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无懈可击。最后,授课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大家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下课的铃声响了,该老师露出了笑容,学生们也为今天出色的配合而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脸上也挂满笑容。然而,外国教育学家听了之后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连声说:“NO!NO!这是一堂最糟糕的观摩课!这就像水从一个渠道口流出,从另一个渠道口流进一样,只是一个灌输知识的过程,这不是一堂真正意义的课,更像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教师表演。”用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的话来说,“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教师和学生。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和观众。”
  中外教育专家教育理念差别之大,可谓天壤之别!中外教育专家教育理念差别之大,令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1979年,有一中国访问团考察美国的基础教育,认为美国的孩子连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却整天在漫谈发明创造;下午一、二点就放学;课堂之乱如中国的集市……于是得出如下的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病入膏肓,20年以后美国的科技肯定不是中国的对手。同年,美国教育部应邀派团考察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认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的学生……于是得出如下的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将远远超越美国的科技。20多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又培养出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导世界……中美两国专家的预言都错了,错在哪里,令人掩卷而思!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传统教学有重新审视和批判的需要?
  一、让学生在质疑与探索学习真知
  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不会也不敢怀疑教师、书本,只会被动地接受一切。诚如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大学的校长莱文所言:中国的学生有点太“听话”。教学方法则除了“满堂灌”之外还是“满堂灌”。“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学生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样无需他们去努力独立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著名哲学家罗素语)如此的教学,学生的潜能何以能得到发挥!如此的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何以能得到培养!如此的教学,诺贝尔奖何时才能光临国门!难怪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Stanfor University)教务长米凯莱·马林科维奇博士(DR·Michele Marincovich)认为,亚洲的大学特别是中国的大学若要成为世界级大学所面对的限制会比欧美大学来得多。她说:“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至今仍然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free and open inquiry)。”质疑、探索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正如中国古语所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曾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迈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出发,提出疑问,探索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由此而诞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敢于质疑文本,敢于质疑权威,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脚印前进。
  以名篇吴晗的《谈骨气》为例,几乎所有的中学老师都会告诉学生,文章的第一句话“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这篇文章的论点,而接下来的3个例子:文天祥、闻一多和饿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作为论据证明这一论点的。这样的分析正确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文章的论点吗?3个论据能充分证明这一论点吗?
  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生在写作教师徐江的启发下,对这篇文章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用3个特殊的事例表面上条理清晰、论证合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合理性,忽略了集合概念与个体事例的矛盾性,也就是说3个例子不能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为随便就可以找出一些没有骨气的例子。
  另外,一位名叫盛战军的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饿者“不受嗟来之食”不能作为论据,不能证明穷人的骨气。他仔细查了一些资料,指出“嗟”只是一个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无感情色彩,更无侮辱性的意思。这只是表现了穷人太过敏感,以生命的代价换来“面子”,不是骨气而是叫人费解的一种举动。吴晗先生举此例子不合理。
  1、要有怀疑权威的勇气
  “人是教育的产物”。在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断地向弱小的孩子灌输着种种权威的定论。有时,由于孩子的天性,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会进行这样那样的反抗,但面对强大的外部势力,孩子的反抗常常以失败告终,这从反面教育了儿童:对于权威,只能无条件遵从。但是,权威只是一个阶段的权威,并非万无一失。权威所说的话,并非句句都是真理,权威也会说错话,做错事,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诚如恩格斯所言:“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变成不合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要树立自信心,对自己要有正确的估计,要有必胜的信念,养成“成功的心里”。要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同课本挑战,敢于同权威挑战。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外国的经验。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一个传遍了全世界的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一会儿)午夜零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2、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人的人性中就存在着一种被动服从的劣根性,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给这种劣根性浓墨重彩地添上了一笔,老师让我们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老师问什么,我们只能回答什么;老师不问的,那肯定不需要问了,结果我们的学生很少去怀疑老师的话,很少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去探索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是一个美国化学教材的片断:某钓鱼协会组织钓鱼比赛,在某条大河上举行。某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其父亲也参加了钓鱼比赛。该学生随从父亲来到河边,发现河里有少死鱼。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他首先想到了这些鱼的死亡,可能是化学毒物排入河道造成的。于是,他打捞了几条死鱼送到一个专业部门检验。但检验的结果否定了他的推测,即鱼体检不出什么毒物。于是他继续调查鱼的死因,花了几天时间走访了河两岸的工厂,最后查清鱼的死亡是由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大量热废水造成的。就是说,这些鱼是死于热污染——由排放各种废热水或废热气导致的环境破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