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作者:夏庆国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根据学生特点,寻找激趣点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如上沈复的散文《闲情记趣》时,可以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物外之趣”文段的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观夏蚊”、“观虫斗”、“驱蛤蟆”三幅画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天真烂漫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二、引入源头活水,向生活领域拓展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引入“源头活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缩短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如上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叙事诗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后,随即引入由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剪接而成的动画画面——还力求让学生在故事演绎与形象塑造两个方面,对我国民歌中的“木兰”形象与美国动画片中的“木兰”形象进行比较,以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能力。学生们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异”阅读中,可以发现“两国”木兰出征时、立功时、还家时的不同之处;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同”阅读中,也可以发现“两国”木兰的共性:都有着爱家更爱国的赤诚心。这堂课的设计,别出心裁地引入电影作品的相关情节、相似人物,使“作品”与“画意”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又能丰富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这一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在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山”、“江”的“尽”、“流”的情状?领会水中映月、天边结云霞的态势呢?我想可以遵循陶行知先生的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四个人一组,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共同画一画山“尽”、江“流”、月“飞”、云“生”的影貌,创造性地给相应景物着上各种美妙色彩;在激活学生思维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想象——再现——想象,神奇秀丽又动静皆善的荆门山便如在眼前了。
  
  四、情感渲染,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由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以及教师心情的愉悦、兴奋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这就必然影响学习的效果。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可以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想象诗人被俘后孤零零地站在残花荒草中的凄惨形象,再以悲恸的语调缓慢地朗诵诗歌,想必可以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并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夏庆国,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