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在朗读中感悟语文的生命张力

作者:朱桂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学生能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对大量儿童进行的诵读教学法实验研究证明:诵读训练这一直觉的学习法,能让脑内的压力舒解,身心达到宁静和平衡,指挥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由此可见,高中的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在小学和初中的朗读基础上,继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潜能。
  再现艺术形象
  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形象,寄植到听众心目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如《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一节中有三个“轻轻的”,以轻微跳跃的节奏透露出诗人对康桥的难分难舍。这三个词要读得轻柔,令人仿佛感受到诗人是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地来,又像一阵风飘然而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中的“悄悄的”和“挥一挥”也要读得轻柔而又缓慢,既表现出诗人不得不离去的哀愁,又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
  同时,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守财奴》:老头儿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来。“这是什么?”他一把抢走了宝盒,把它放到窗台上。“真金!是金子!”他叫出声来。“好重的金子!足有两磅。啊!啊!原来夏尔是用这个换走了你的宝贵的金币。嗯!你为什么不早说呀?这交易上算啊,乖孩子!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承认。”欧叶妮手脚都在哆嗦。“是不是,这是夏尔的盒子?”老头儿又问。
  这一连串的语句,语句简短,不是问句就是感叹句,充分表现出葛朗台贪财的性格特点。这段语句基本上都是葛朗台在自言自语,即便是对欧也妮的问话,也已先入为主地有了结论。所以朗读时重音应放在那几句感叹句上,读得短促,更能显示葛朗台对金子那种狂热的痴恋。在葛朗台眼前,只要有了金子,其他一切就都消失了。“真金!是金子!”“好重的金子!足有两磅。啊!啊!”这几句应该一句比一句高亢,显示出葛朗台看到金子以后的狂喜。“啊!啊!”这两个叹词要拖点长音,尤其是第二个可以读成降调,自然得过渡到下面对欧也妮的表扬。通过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一个灵魂完全为金钱所迷失的吝啬鬼形象,也重塑了一个极端贪婪的利己主义者。
  体现语言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朗读者不仅要透过这些文字符号,使作品表现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自己的内心跳跃起来,在自己的头脑中闪烁。而且还要通过自身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把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但是朗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声音形式上,更要注重内心体验、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只有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才能准确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例如《记念刘和珍君》:“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段文字在朗读时,一味的强调声音高亢响亮反而不能充分表现出作者的愤怒之情,只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处理得当,才能让听众真正体会到鲁迅先生被压抑的又时时涌上心头的刺骨悲愤。
  感悟诗文意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深刻而透彻的分析固然能帮助学生理解,可这不是学生自主得到的,所以很少有真切的体会。只有朗读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感知。没有朗读,所有的分析是僵硬呆板的,也很难领略诗文的意境,感悟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雨巷》,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她那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那明亮的眼眸中那一淡淡的忧郁,仅用讲解无法让学生感悟,惟有学生通过低沉感伤的语调朗读,才能诠释诗文的美。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更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朗读是最好的桥梁,引导着学生走进课文,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去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朱桂平,教师,现居浙江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