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解读到位出神奇

作者:梁 立




  语文文本需要有效的解读,才能品味出作品的艺术真谛。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上的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四课——《秋天》,作者何其芳。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抒情诗,诗歌语言精粹,意境优美,氛围缥缈而甜美,勾人心魄。老师上课时先通过展示几幅秋天的画面,导入新课,然后进行朗读教学,再让学生归纳出三幅画面,分别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鱼图,少女思恋图;接着品味诗歌语言,列出了“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和“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等几个句子,进行了品读,学生只知道这几句好,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如饱食是丰收之景,拟人;栖息,意味隽永,也是拟人;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教参》上也是这么讲的,因为没激活学生的想象,故整个课堂“波澜不惊”,虽然程序井然,安排周密,但没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以为这是由于解读不到位的原因所致。
  要解读这首诗歌,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喜欢秋天,热爱秋天。在读的方面应下点功夫,指导上细一点,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读出停顿,读出感情。老师可以范读,最好能找到朗诵家(如丁建华、孙道临、瞿弦和、周正、赵忠祥、李默然等)的朗读录音。学生经过老师的渲染,会着魔一样静静的聆听,遇到有深情之处,动情动容,产生模仿的欲望。朗读终了,便会听到他们变腔模仿的声音,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朗读、背诵效果非常好。
  然后在问题讨论的环节多动点脑筋,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对学生的回答要加以引导,点拨,并给予中肯的评价,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移情于文本,将作者变为另一个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受或战胜审美对象,从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获得一种审美的快感。譬如像上文的“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文本,收起的对象是影子,看似不通,其实很妙,他给我们传达出丰富的内容:一方面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且就地取材给人更真实的感觉;另一方面,又让人想到江岸乌桕树,树叶婆娑,倒影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个修辞文本既形象生动,又含蓄蕴藉,给解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又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一句,作者将自己游戏的情状移注于无生命的秋天,别添了几分的生动和形象,使语言灵动起来,可以读出作者的童心与机智,秋天像个可爱的小孩一样,那么顽皮淘气,而作者就是像秋天一样另一个可爱的小孩,对眼前的景象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至于“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之“梦寐”一词,则应联想到《诗经》里“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名句,梦寐即睡梦的意思,跟寤寐之醒和睡,即日夜的意思一样,牧羊女在梦中想着牧童出现在她的秋天里,但牧童的笛声何处去了,预示着她对牧童的思念是朦胧的单相思,无人能猜透少女的心思,那种如“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的致纯的情感怎能不让人心动神往?
  移情于文本,且以高妙的语言再现审美对象是解读到位的重要标志。再现审美对象最好采用示现的修辞文本,因为它能体现欣赏者力图提高表达效果的努力之情。主观上的努力更容易打动人,即使不能达到效果,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我看过方玉润先生读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全诗三章十二句,只变换六个动词,同中求异,描绘出采摘芣苢(车前草)的劳动过程和场面。他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我以为是到位的解读,他让我感到心爱衣服发皱被熨烫过的舒坦。孔子、庄子离我们远了,但又被北师大学者于丹请来,“穿越千年的尘埃”,让我们领略到两位大师深邃的思想和看到他们朴素本真的形象。于丹教授的讲解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她的示现的本领让我们拍案叫绝。如她讲“庄子何其人”之中的一段文本:“这个监河侯对他非常热情,说:‘好啊,我马上要去采地收税金,你等着我,一旦把税金全收上来,我一下就借给你三百金。’这个话说得很漂亮,三百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虚构之事,历历在目,如她亲身经历一般!这样的讲解生动形象,又亲切自然,当然众人会随着她的演讲而欣赏追随。
  要对文本做到位的解读,我们还需要有解读文本的意识,想到文本里有大量的思想和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享他的思想感情,可以把读来的东西,变成自己心灵的产物。这是推动我们阅读的一种动力。对学生就要强化这种解读文本的意识,这也是到位解读文本的基础。
  著名女诗人舒婷把作品比作孩子,说他(她)到世上去找属于他(她)的地方,找属于他(她)的心灵,他(她)走到谁的心里他(她)就是谁的了。我期望所有的阅读者都能从阅读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孩子,体验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
  
  梁立,男,教师,现居四川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