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刘兰芝固守婚姻的心计

作者:刘 萍




  在刘兰芝、焦仲卿与封建家长焦母的矛盾斗争中,我们总认为刘、焦,尤其是无辜被遣的刘兰芝是处于弱者的那一边的。但事实上,刘兰芝从求遣到遣归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味被动。
  与焦母的矛盾激化之前,刘兰芝就首先向自己的丈夫焦仲卿苦诉了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她反复强调自己的家教、修养和才能以及嫁入焦府后的勤耕苦作,却遭到焦母无故责难,痛陈“君家妇难为”,从而主动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要求。刘兰芝真就甘愿放弃美好婚姻吗?恰恰相反,她是很爱自己的丈夫的,夫妻情深到最后决绝抗婚和以身殉情的地步。这里刘兰芝的申辩只是为了谋求到丈夫的同情和支持,借助主动求遣的幌子,刺激软弱的焦仲卿来挽救他们的婚姻。而后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焦仲卿面见母亲,由“堂启”至“跪告”,不断说明刘兰芝的贤良淑德,希望挽回母亲的心意。
  事与愿违,焦母坚决要休弃刘兰芝。想要挽救婚姻的刘兰芝并没有轻易就亮出降幡,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到她的心计。
  焦仲卿立下“还必相迎取”的誓言,刘兰芝却欲擒故纵,嘴上说“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手边解下绣腰襦让焦仲卿留作纪念,希望“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莫相忘”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还必相迎取”。旦日的"严妆"也颇有功夫。即使是不光彩的被休,刘兰芝有很好的心情把自己从头到脚侍弄得美艳夺人,不也是要让焦仲卿对自己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吗?临别时,竟然彬彬有礼地向正“怒不止”的焦母告别,不但主动承认了过错“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还敬劝焦母今后不要过于操劳。这样也是希望焦母能回心转意,等今后焦仲卿“迎取”时点头应允。甚至做好了小姑的工作,进行情感投资,叮嘱她“嬉戏莫相忘”。
  由此种种细节看来,刘兰芝在这场固守婚姻斗争的前后过程中,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周密的作战计划的,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子。要说明的是,刘兰芝的心计都是为了维护自己忠贞的爱情,并且我们可以合理想象到这样一个聪敏的女子在操持家务上怎么会出现偏差。正因为如此,我们同情刘兰芝,为她的无辜被遣击鼓鸣冤。
  
  刘萍,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