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新思路

作者:王玉玲




  《学记》云:“君之教也,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它突出强调了对学生的开导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寻找规律,有发现,有创新。这一教学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阶段,学生要通过接触大量的文言文段(至少30篇)来复习巩固文言文的有关知识,并进而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有没有新的途径、能不能搞的更有效,成为我思考的重要问题。
  依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思路,我在课堂上的具体做法如下。教师限定时间(可给30分钟,但不宜过死,可根据文段长短、难易适当伸缩)让学生自读自解资料上的文言文段。提示学生在自读自解过程中,遇到疑难词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寻求解决:①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查字典的时候应注意,字典上每个词的义项常常不止一个,选用哪个义项,要结合句意、文意,仔细揣摩推敲决定。②与周围的同学商量讨论,自己座位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可以。在学生自读自解的整个时间段内,教师及时搜集学生的疑难信息。主动询问学生遇到的疑难点在那里,一般不宜直接告诉其答案,只是做些启发性点拨。同时,询问的对象应兼顾学习程度不同的同学。
  应当看到,第①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独立钻研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当然,在发现问题到查字典到理解词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实词虚词等等的文言知识,还能体验到脑力劳动的充实感,感受到思考带来的学习上的快乐。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②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合作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古语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围绕某个具体问题的交流、碰撞中,学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也会触发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当商量讨论获得一致时,还能感受到彼此之间心灵距离的拉近;如果产生了分歧,两人或几人的争论对学生学习知识最有益。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深化;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增强其辩论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30分钟内,教师除了主动询问学生的疑难点之外,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就同学们有分歧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剩下的15分钟时间由学生来解答文段后的习题。
  高考模拟训练中,文言文段后的选择题有较固定的形式。教师应针对各题特点,对学生的讲解重点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题是解释实词含义题。要求学生说出误项中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第二题是虚词题。要求学生逐项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题通常是依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判定表现出的人物的思想品质。应要求学生逐项指出表明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也有的试题这一题是考察古今异义词辨析或句式判断。教师应灵活作出适当要求。
  第四题的各项是就全文相关内容做的综合性较强的分析概括。题目通常要求找分析概括有错误的一项。应要求学生依据原文明确指出错误项的分析概括错在那里。
  文言文后习题的处理要避免灌输式。通常高三专题复习阶段学生使用的资料上文言文后的习题都配有答案,但只给出选项,没有详尽的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照答案尝试着给每题作出详细的解释。这样要求的目的还是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要求后,逐项进行提问,请学生解答。学生解答正确,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解答不完整,应及时予以补充;解答错误,可以请别的同学继续解答或教师随即订正。在请学生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有的题目可能会意见看法不一致,这时候,教师应耐心的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见解,然后,对问题作出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帮助同学去除疑惑。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既是探讨学问、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神圣殿堂,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场所。
  总之,时代是前进的。我们的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变革,破除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相信教学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
  
  王玉玲,教师,现居河南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