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改进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作者:林 梅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讲听”主宰课堂,学生得不到全方位的调动;课堂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训练不力,课外作业过重而形成盲目的题海战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已经有十多年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历,有感于上述弊病,试就革新之对策论述如下:
  1、进行“四个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模式框架建设,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四个一”,即选取一个精讲教点,设计一个精练点,惯穿一种学法指导,培养一个良好习惯。精讲教点既是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关键所在,又是重点部分,教师应根据初中整个教学或某教学段逐一确定,精选出重点或关键所在,然后进行精讲精教;并要通过教师的精讲精教,使学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设计的精练点,是根据精讲内容设计编排的,是多角度调动学生感官的选题,是激活和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动性、形成技能技巧的语文训练。精练内容设计原则:一是要具备巩固知识牵移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功能,二是要具备信息反馈功能,三是要体现开发学生智力和发挥想象的功能。贯穿一个学法,就是要求语文课在精讲精练中体现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以此提高汲取新知识的能力、素质、技巧和方法。为此,教师要变“讲读”为“教读”,认真研究学法,并在教学中加以贯穿,让学生获取“点金指”(点铁成金之指),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要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习惯好否,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强化学习语文的良好心理习惯训练。
  2、实现五个界定。农村课堂时量一般45分钟,课堂展开的各环节应有相对的时间界定,如果每个环节缺少相应的时间界定,就会导致讲课漫无边际,不着章法。故课时应实现五个方面的界定:一是导入界定。一般导入最佳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内。二是精讲。精讲是教学的最关键所在,要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根据心理学有关论述,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开始上课后的15一20分钟内,精讲应控制在15一20分钟内为宜。三是精练,精练是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后进行的读写听说思训练,它是学习活动的另一种转换,课堂精练应不少于20—15分钟的时限区域。四是讨论评讲反馈,在组织学生训练后,通过小组分层次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讨论评讲反馈应在5分钟内为宜。五是小结和布置作业。小结要精炼简短,以此使一节课实现从课本理性到教学感性认识再上升到学生理性认识的飞跃;布置作业要做到量少而精,对重点关键知识能力的深化和牵移;所以小结和布置作业应控制在2分钟内完成。当然课堂各环节的时间界定并不是绝对的机械的,而应根据具体课堂具体处理,灵活掌握。
  3、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学生学习语言,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获取语言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具体的讲就是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在认真培养听读能力习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训练说写能力和发展思维,从而使五种能力能够有机协调发展。现在语文教学是花时多,精力深,花样多,效果差,学生不喜欢学语文,更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之一是阅读课未上好。阅读是吸收,吸收不好,表达也就自然差,思维能力也就无从发展。就现行教材来说,入选的课文均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名家名篇特别多,语言是优美的。但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什么老是提不高呢?可以说至少有这样三方面原因:一是范文注重分析太多,提问不着边际,学生缺少书面语言的内化功;二是考试指挥导向偏差;花样太多,以致教师无休止的分析讲解,篇篇俱全,陷入题海,大量作无效劳动,结果学生对语言没有得到内化,表达思维就无从发展,能力就不能形成,牵移效果就差;三是阅读面狭窄,不注重积累和吸收,达不到应有的量而无法内化语言。而多数语文老师对范文的语言内化又根本不加思考,从而忽视了关键之关键,重点之重点。实实在在的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可以使中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提高审核能力,一定的精读则可以使语言“出于吾之口吾之心”,长此以往,就自然而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表达实践,使表达有更新、更美、更有内涵,可见多读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因此,语文课堂上第一位的是研究“读”,建立全方位的调动学生语言学习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文课不但要让学生读,而且要多读、巧读,把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起来,反反复复,真正把课文的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四个一、五个界定”配套完善建设与内化语言,发展思维相结合,我们培养的农村中学生就不仅能记能思能写,而且写出的文章也会具有灵性,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希望。
  
  林梅,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