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别忘了语文原汁原味的东西

作者:吴柏荣




  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说得好:“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且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对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感于此言,我要说,让语文教学中永远荡漾着情和爱的活水!这才是语文的原汁原味的东西。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充满情爱的语文。
  
  在大街上,看各色各样的广告语:“如果你的汽车会跳伞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借问美酒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它们或诙谐,或借用,或启迪,给人带来审美的情趣。
  春节期间,看形形色色的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帆风顺好运来,万事如意发大财”,“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它们有对老人的真挚祝福,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对台湾同胞的满腔真爱。
  影视广播里,看美不胜收的语言:“世界没有了联想,将会怎样”,“禁止抽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它们或运用双关语,或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通俗易懂,既达到了宣传效果,更让人以美的情感。
  校园中,看公益告示语:“珍爱图书,使书香溢满校园;尊重知识,令智慧滋润心田”,“一碗饭,当思之不易;半勺汤,应念劳作艰辛”,“珍爱生命,珍惜友情,让校园多一份温情”“池塘是我镜子,照出你的倩影”……这些告示语,让你从中看到了语文的情爱魅力,让你陶醉其中。
  
  二、引导学生从形质兼美的文章中找情爱。
  
  人的感情世界是最为丰富的,只有人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只有人能尽善尽美地领悟对方的感情。语文书中有得天独厚的充满情爱的文章。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那对光明对知识的渴盼之情和对人类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无不扣动着学生的心灵。再如:《春》那如梦似幻的画面,那孩童般的闹春情态,无不打动着少男少女们的情怀。再如:《背影》、《出师表》、《沁园春·雪》等等,它们都具有人类最基本、最崇高的情与爱。
  
  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阅读中读到情爱。
  
  当然,作为中学生,在阅读中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随着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起跳动,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情景之中。
  l、选准感情的突破口。
  上《背影》时,我向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面对这种父子分离?这尽管是一个假设,但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的情感距离。
  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动作表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经过)、画面勾勒(如勾画杜甫《登高》前两联描写的画面)、音乐熏陶(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配以杨鸿基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2、选好感悟情爱的角度。
  《春》、《济南的冬天》、《小石潭记》、《岳阳楼》等等,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教师要选好角度引导学生去欣赏赏心悦目的情性,识得其中的情与爱。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作者选取不同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韵的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通过写自己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侧重于视觉——春雨中的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抓住古镇的色彩和声音来描写,把雪后的古镇比作——“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把水声比作“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它有“万般柔情”且“袅袅回旋上升”,不仅写出了水声的形象,更写出了水声的神韵:第三次,作者夜游周庄,浓墨重彩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仅写岸上的光色,也写到了河水的七彩斑斓;不仅写花船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写到惊喜的欢呼声,有力地表现了古镇水乡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这些美丽的情爱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受作者展现美丽的情爱的高超技巧,让学生受到情爱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情爱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人的情感是多样化的,对待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由于观察者着眼点和自身经历的不同,因而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遐思迩想,那将是情感世界的一场盛会。
  3、提高对至情至爱的鉴赏力。
  学生对至情至爱与虚情假爱的分辨,往往依据对事物的表面来鉴别,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鉴别至情至爱与虚情假爱。如《安塞腰鼓》的爱,在于生命力的爱,《白杨礼赞》的情在于平凡朴质的情:其次,用比较法让学生鉴别:粱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课前让学生去说说,你觉得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什么是乐的,什么是苦的,形成正确的苦乐观,让学生体会到乐也是社会中至情至爱的最高表现形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情爱”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四、书写至情至爱的新篇章。
  
  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提倡学生之间真情合作,师生之间真爱互动,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至情至爱的喜悦,激发学生对至情至爱的追求。塑造至情全爱的心灵。
  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在充满情爱的语文世界里畅游吧!
  
  吴柏荣,教师,现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