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及实践

作者:李 明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是个全新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及实践操作、资料搜集与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全面的发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与我校前期的教研课题“学堂、主人、训练”相吻合,也与我校现在进行的教研课题“学生自主学习”相一致。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实践。现代教育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我们也应该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及特点
  
  综合性学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开发和实施的,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整体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所以,任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出整体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它强调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学习,在设计和组
  织、探索和研究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发展等各方面。因此在选择和设计上要遵循和体现研究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广域性和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要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个性特长、技能才干。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是很不相同的。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实践中获取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由教师确定主题或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引出要学习探究的具体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引出要学习探究的具体问题,但是这些要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在选择设计上要遵循和体现研究性课程内容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而具体内容(题目)都应符合“可研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综合实践课前,教师要作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的工作包括备课、资料的准备、活动前的布置。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教师要对活动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的研究准备一些资料,对学生能有所启发,免得学生无从下手。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来源及展示
  
  1、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茶余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读。跳读、泛读、品读、比读等是读书方法;储存、剪贴、复印、摘抄等是积累方法;精彩片断、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是分类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渗透、示范、监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就会形成不同的解读风格。因此,形成自己的读书思维,养成自己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
  2、在电视广播中学语文。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如,在学习《杨修之死》时,问同学们对曹操有多少了解,不料全班竟有一大半人举手,叫一个人起来介绍一下,竟然讲得有条有理、妙趣横生。问他怎么知道的,说是中央台正在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收看收听广告时,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看到精彩的画面时,对其奇妙佳处说出个子丑寅卯;收看收听时事报道时,开动脑筋,写一些切中时弊的短文。当这些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提高?
  3、在编演校剧中学语文。校剧的题材十分丰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五彩缤纷的爱好兴趣、内涵丰富的学生情感可编校园剧;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寓言、童话、剧本可编校园剧。如,今年艺术节,我班改编课本剧《变色龙》和《孔乙己》,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戏剧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校园剧集游戏性、娱乐性、模仿性、知识性于一体,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朗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锻炼他们的组织才干,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4、在谜语对联中学语文。谜语是一种文字联想游戏,有谜面、谜底两部分。猜谜活动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如“幸福生活万年长”(打一地名),谜底是深圳福永也可以是广西的永福。在课外活动中,如果让学生以班上同学的名字为谜底,设计几则谜语,岂不乐乎?
  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语文融入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真正实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
  
  李明,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