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高中语文课改缘何举步维艰

作者:李 旭




  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和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根本上开始了酝酿多年的语文课程改革。面对理论探讨的如火如荼,宣传造势的铺天盖地,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仍是近乎死水微澜,改革徘徊甚或停滞不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高中语文课改的推进举步维艰?
  一、课改理论与语文实践的脱节使高中语文课改成为了一只没有归宿的迷路羔羊
  关于语文的讨论从来都是轰轰烈烈。理性主义者主张“作文先做人”,而批判者认为,语文中的理性泛滥,则抑制了生命体“人”的个性和情感;科学主义者主张在语文教育中贯穿理科的教育方法,推崇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培养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但批判者认为,在这种语文教育理科化的倾向下,榨干和冰释了语言浓烈的人情、人性意向,而成为一堆堆僵死、冰冷的语言代码;人文主义者主张语文教育应确立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批判者则认为,人文主义的语文目标专注于人的精神世界,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从而使语文走向虚无,陷入了另一种封闭与狭隘。
  在轰轰烈烈的争论面前,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形式主义也开始泛滥。一些“专家”“名师”脱离教育实际,标新立异,纷纷构建起“整套”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各种研讨会、观摩课纷至沓来,一时,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二、高中语文与高考体制的交易使高中语文课改变成了一块博取功名的敲门之砖
  很多人都把语文教育的失败以及种种积弊归罪于高考指挥棒,这是不公正的,至少是不准确的。现行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语文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有学生歌谣为证:学好语数外,考文考理都不败。而以往社会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现行高考制度实现了语文的价值,而并非致使语文异化的根源。
  对于利益的追逐和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才是语文异化的根源。高考是一把双刃剑,是各方利益的结合点。学校创造品牌,获得在教育市场上的生源吸引力,需要它;老师拿奖金,获得在家教市场上的高额收入,也要它;家长少花钱,又能让子女进入名牌重点大学,同样需要它;学生要在未来生存竞争之中抢得先机,也必须靠它。正是多方利益的趋同,以及社会功利心态的日益膨胀,使得语文不由自主地进行着关联交易,它成了学校“打榜”的武器、老师高薪的依据;它既承载了家长和学生的希望与未来,又负荷着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高中语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中为利所趋、为利所动,因而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功利倾向。在教学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用测试的方法来代替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测试题来替代课文赏析与领会,课文被废置一旁,或者在一些拙劣的设计者手下被切割成零乱的碎块。结果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利益旋涡中的高中语文教育,千疮百孔,甚至面目全非,沦落为一块敲门之砖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高中语文与社会生活的隔绝使高中语文课改变成了一塘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鱼
  首先是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混为一谈。
  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语文教学不等于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看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指导学生进行的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所有活动,那么,就应当承认,语文教学的范围要比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大得多。比如,课外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如采访、演讲、辩论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其实,扩展开来说,语文的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堂,也不限于狭义上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也就是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
  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在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从而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其次是共性语言泛滥,而个性语言缺失。
  语文教学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是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的,因为“共性寓于个性”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然而,多年来,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共性,而对语文丰富的个性弃而不顾。对语文共性的偏执,导致语文的课堂形式日益成为一种程式,这种程式阻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致语文的空间日趋狭小,沦落为声嘶力竭的矫情或表演。一上课老师便摇身一变,进入角色,学生也随之甘当角色,一唱一和,一堂课就是一场戏。更可怕的是,老师和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话语结构,大家都自觉地使用起语文课的规范语言;学生使用了经典的公共语言,往往会引来一阵艳羡和惊叹,而偶尔个性化语言的出现,常被视作“非礼”,甚至引起嘲讽或公愤。这种价值判断的集体无意识,使得语文课充斥着虚伪、酸腐,而生活的真实与生动荡然无存。
  
  李旭,教师,现居广东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