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用智慧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作者:陈晓芳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即倡导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而在现实中,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学生阅读量匮乏和知识面狭窄,在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举步维艰,最终又落入教师详讲精析的窠臼。
  如何摆脱这一条件桎梏,突破这一教学瓶颈呢?笔者认为用“一语契领”的方式去分析理解文本,抓住课文“穴道”,可有效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诗有诗眼,文有文穴”,抓住文穴,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整篇文章拎起来,让学生整体感悟,情理交融,情景合一,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我想通过《醉翁亭记》的教学来探讨这个问题。
  《醉翁亭记》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美点处处,妙点俯拾,词句优美而富有哲理,句式自然天成而具有韵律美、景致优美令人陶醉、情怀旷达而使人景仰,这些都可圈可点,大有嚼头,极富研讨价值。
  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极可能要么泛泛于文本,读不出深意,要么重蹈覆辙,沦为教师个人的精讲。
  全文在形式上看似很散,时而写山色,时而写水流,时而摹人声,时而叙人物活动。但其实一点不乱,有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那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一乐。此乐者有三:(一)山林美而禽鸟乐。(二)因太守励精图治民安乐。(三)太守以百姓之乐为乐而与民同乐。
  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初了大意、品读感受后,紧扣文末一段,提炼一“乐”字。在明析乐者有三后,将主动权放归学生,让学生以“乐”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自由说话。可分别从字、词、句、篇、情感、表现手法等不同角度尽情畅谈,可大可小,可多可少,不拘一格。
  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研文本,先读出自身独特感受,具备良好驾驭能力,由浅至难精心设计说话内容,才能奏效。
  如一开始可将设计的问题微型化、细节化。如《满井游记》一文的话题设计:
  1、课文内容简介2、满井的诱人春色3、独特佳妙的比喻4、对比衬托的好处5、游人的种种情态6、作者喜从何来7、作者的达观。
  请同学们自选话题说话,发表见解。
  这些话题涉及文章美点的各个方面,在多次引导学生对这些美点探密导踪、集思广益后,学生自可上路,驾轻就熟,熟能生巧。
  启发需要智慧,提问需要技巧,沉溺于旧窠,让学生陷于追问、逼问中,主动性难以落到实处,给学生一个空间,用智慧去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才能摆脱阻滞尴尬,逐步走入对话的佳境。
  陈晓芳,教师,现居江西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