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胡学慧 高新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语言的运用,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大语文教育观念指导口语教学,不但在课上进行学习,还应该走出口语交际课的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
  1.加强课外阅读,进行口语训练
  广泛地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提出了“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写字课之前,要进行20分钟的课外阅读,我也常常利用这一时间,给学生讲故事,讲完故事,让学生说故事的大致内容,谈自己的收获,并多加鼓励,这样学生越听越爱听,一有空就缠着我讲故事。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在班里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最后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选出了许多个“故事大王”,这样学生喜欢上了故事,喜欢上了读书,阅读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我还帮助学生用摘抄本收集自己在课外书刊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文,并及时检查、奖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从而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保障。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可以把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同学说完,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刚开始,学生评议时可能前言不搭后语,时间一长,从每个小评论员嘴中都能说出一套流利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可以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2.捕捉生活现象,提供说话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我们认为,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必须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必须通过大量的交际实践的锻炼与体验才能形成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除了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外,还应结合日常生活内容开展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并适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语言水平的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活水源泉。以下几种活动不失为较好的训练形式:(1)口述见闻活动,每天固定在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展一句话新闻传真活动,由二至三位同学选择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口述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天天坚持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2)祝贺感谢活动。平时根据学习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向学习进步的同学、过生日的朋友、做了好事被表扬的同学等表示祝贺,并要求受到祝贺的同学说几句感谢的话。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选用不同的贺词、感谢语和基本表达句式(先说说祝贺或致谢的原因,再讲代表谁祝贺和致谢),由于此活动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讲出的话感情真挚自然,还使口语交际训练成为相互勉励、增进感情的教育活动,还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3)自由议论活动。教师根据训练的要求,选择学校近期所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如,可组织开展“同学妨碍了你,该不该打人”、“该不该看动画片”等热点话题讨论。不但从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还使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明辨是非,明白事理。(4)求助别人活动。教师可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学会在各种情况下请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可创设借用具、问路、请人帮忙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交往表达。教师从中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称呼和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讲明请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原因,学会根据对方应答情况进行表达,学会求助中做到表情和蔼、态度诚恳。(5)各种游戏活动。如续故事游戏:教师只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接着讲一个情节,一个讲完,另一个再接下去讲。这样,在合理续编故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3.抓住活动机会,强化口语训练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时间,组织一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如:成立小剧社搞课本剧表演;参加国家纪念日活动或宣传周、宣传月教育活动;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当校园广播员、电视小记者,在校园、社区采访;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等。这些“走出去”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订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布置安排工作等,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胡学慧,高新春,教师,现居江苏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