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摆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作者:陈冬梅 鲍尝君




  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感慨:自己业务可谓精通矣,教学能力可谓很强矣,分析课文可谓精彩矣,批改作业可谓细致矣,可是学生成绩还是无所长进,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负担,一种苦役。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简而言之也就是应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的激活作用
  
  学生不是录音机、照相机,他们接受教师情感的影响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教师于无疑中激疑,于无趣中引趣,于揣摩中获知,于比较中鉴赏,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扩思等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正确把握学生课堂心理流向,调控课堂情趣氛围。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我与地坛》一文时,他并不急于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课文内容,而是先截取史铁生生活中几个感人的片断,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给学生,由此来导入课文。史铁生的人格魅力,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触动了学生情感的最深处,形成了与课文内容相应的和谐的情感氛围,进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能用妙趣横生的语言,高尚激越的情感,使课堂气氛生动而又耐人寻味。
  
  二、“投石引路”的作用
  
  我们老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以前的语文教学是“满堂灌”,老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现在实行新课改了,提倡师生互动,于是好多老师又由“满堂灌”转向了“满堂问”,老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学生仍然是被动的,谈不上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了,学生在课堂上仅得到了一些毫无作用的“结论”,至于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思想情感是否得到了熏陶,那就谁也“说不清”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启蒙教育工作;要放下权威,走下讲台,以和学生平等的角色引导他们讨论,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的“启发式”教学。
  据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与秦少游成婚之夜,她有意考考这位才子,便提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要秦少游对出下联,否则不能入洞房。三更鼓响,秦少游还是续不出下联。这时苏东坡从旁看到秦少游太窘了,就叫家人向水里投了一块石子。听到石子入水的声音,看到水中的波光,秦少游的思路活了,马上对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下联对得太妙了。
  我们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矛盾与困惑,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最后自行解决,在明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力图养成质疑习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否定权威性,勇于多角度探究问题,善于多层次研究事物。
  我们语文教师上课也不妨学学苏东坡的“投石”艺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往往简单化地把“对话式”、“问答式”等同于“启发式”,甚至不少人把教师讲课中顺嘴一问的“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和学生不动脑筋思考的信口应答看作是“启发式”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催化剂”的作用
  
  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避免高分低能。这其中教师就要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在学生漫漫的学习的征途中,我们教师只能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知识的海洋还需要学生自己去遨游。新的世纪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对未来人才提出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我们的学生提倡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把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
  有人曾戏谑地说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效率可言,即使有,多数也是“无心插柳”,从而去否定教师的作用。还举了例子说像写诗歌,阅读教学中诗歌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学六年也学不了多少诗,作文又几乎没有写诗的训练,按说学生应不会写诗吧,但学生中不乏称得上“小诗人”的。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作用的。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有其他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作用,但有一点应该肯定:语文教师只有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冬梅,鲍尝君,教师,现居江苏新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