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周记与作文

作者:蔡小梅




  语文教师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作文课上,学生几十双眼睛更多的是抱怨、痛苦、迷茫;能在指定的时间(一般为60分钟)内较好完成作文的学生不多,交上的作文内容空洞、东拉西扯凑字数;教师改起作文来如同背着块大石头爬山般艰难。究其原因,一是“怕”写。二是找不到内容来写。学生找不到内容可写,是因为对生活缺乏观察思考、感悟积累。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周记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一、消除惧怕心理,让学生“愿写”
  
  所谓周记,即每周一记,是对生活做观察思考后,有感而随笔的作文,可以叙述经历、发表见解、抒写情感,文体不限,尽量让学生各种文体都有所尝试。字数不限,话多长说,话少短说。写作时间不限,有感即写。这三“不限”比起课堂作文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慢慢地消除了惧怕心理后,学生就愿意写了。
  
  二、做好观察思考,让学生“想写”
  
  解决了“怕”之后,接下来是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思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落到实处细处,学生才有路子可写,教师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热点焦点、阅读思考等。
  l、校园生活
  校园学习生活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我们就可以先以学习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可以把学习生活分成三大类:课堂学习、校园活动、宿舍生活。然后再具体化,课堂学习可以分为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习课;校园活动可分为环境与景物、活动与人物、常规与新闻;宿舍生活可分为同学、舍务、娱乐、休息、闲谈、琐事等。把内容划分得愈细,则头绪愈多,会给学生一个强烈的感受: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写的东西还真不少,只要我认真地立体地多面地观察,一定能找到许多写作素材!举个例子,以《同学》为题,有感情深厚得不分你我的同学,有印象深刻的想忘也忘不掉的同学,甚至只有些淡淡的印象连名字都还想不起来的同学……只要认真观察思考,抓住特征,每一位同学不就是“一个世界”吗?
  2、家庭生活
  除了老师同学外,学生接触得较多的要数父母兄弟姊妹了,所以这也可列为观察思考的重点。观察角度可以l至2人为中心,拓宽至其他家庭成员。比如以父母为中心,父母的性格爱好、思想行为、为人处世等,进而拓宽思考:父母对家庭成员的潜移默化,对街坊邻里的感染,对亲戚朋友的影响等。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走进了父母的世界,对父母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父母有了更多的沟通,促进了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增进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这是一种宝贵的“自我”亲情教育。在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有关作文的基础等级有六条要求,其中之一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亲情是最纯洁最真挚最健康的情感,多思考常感悟勤动笔,可以去除作文言之无物矫情造作的文风。
  3、社会生活
  学生学习生活空间多局限于学校家庭,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容易忽视社会上其他人其它事,久而久之会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怪圈。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人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观察思考角度宜广,比如近段本地区发生的事、左邻右舍谈论的事、上学路上见闻的事、逛街购物遇到的麻烦事等都可以纳入观察思考。思考得广才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比如,对于假货,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中国入世了,商人的思想是不是也该入世?”“我为提高商人思想出谋献策”,“假货为何屡禁小止?”“打假打假,怎一个打字了得?”……学生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件小事,竟能引发如此多层面的思考。经过这样的写作训练,还愁写作找不到材料,无“米”下锅吗?还愁写不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吗?
  社会生活是个大的舞台,学生每拓展一个方面,就撕开了社会的一扇窗,只要认真观察,必定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社会热点焦点
  关心了家事身边事还不够,更要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大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写作有一条要求:“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因此不能忽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
  对社会热点焦点的思考,要求学生读书看报,收听收看新闻,关心时事发展时局变化。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形成文字,还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交流看法。只有做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才能写出更有深度广度的文章,才能成为肩负祖国重担的人。
  总之,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热点焦点永远都是周记的主要内容,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一双明亮的眼睛观察生活,以一颗细腻的心感受生活,以一支丰富的笔描绘生活,挖掘出生活的真善美。
  
  三、多以成绩鼓励,让学生“要写”
  
  学生“愿写”“想写”写出了周记,教师还要做好批改,评选出某一方面突出的一些文章在班上宣读,组织学生挖掘其中的闪光点。也可打印人手一份,个人在原文上做旁批发表看法,然后原作者再结合同学们的意见作修改,把文章写得更出色,作为本次周记的范文。如有可能应推荐发表。
  当学生看到自己文章成了范文,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肯定,写作欲望会大大增加,即使老师不做写作要求,他们也会主动写,因为学生尝到了写作的快乐。
  周记培养了学生对人生的积累,使学生有“米”可“炊”!
  
  蔡小梅,教师,现居广西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