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沈兰英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编写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就是将有一定联系的课文按单元排列。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单元教学法可以成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所说的单元教学法指的是以单元而不是以篇为单位的整体阅读和讲解的教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没有学生对课文足够的感知,教师无论多么精彩的讲解也是多余的,无效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尤为重要,这种单元教学法就是以保障实现这个目的为前提的教学。
  单元教学法首先保证阅读的时效性。这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学生对课文必须是全面熟悉并有自己的判断,所以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课文而非教师的言论。因为教师的讲解或者评价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导致阅读和理解的不彻底和低效。而当他们享受到发现的快乐时,阅读的意义就会相当明显,而随之进行的鉴赏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何保证阅读的时效?最重要的是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的保证。课堂是极佳的阅读环境,学生易于全神贯注,教师易于检查指导。阅读时间,通常一个单元3课时左右,视课文文体、篇幅和理解的难易而定。
  单元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鉴赏分析。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汲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应该是感受作品的文品美,学习作者的人品美,应该是领会作者为文的用心和作文的技巧,为自己所用,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对作品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鉴赏分析和学习借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那么,如何进行单元课文鉴赏分析的指导呢?可以设计下列问题来引导讨论:
  1、本单元课文有什么共同特点?
  2、各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3、在写作方法上各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4、如何学习作者深刻立意和准确表达?
  具体说来,举第六册第一单元为例。四篇课文分别是《数学与文化》《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宇宙的未来》。从文体上看,它们都是社科论文;从写作目的看,都有介绍知识、启迪思考、激励探索的意义;从写作时代看,都是近40年的文章。这些就是本单元课文的共性。而在教学上也有一个共同要求——提要钩玄。什么是“提要钩玄”呢?就是提炼文章论述的要点,探索其精微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一方面要通过比较和讨论认识它们的统一之处,譬如标题和段落首括句的概括意义;另一方面又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各自的特点,如肯定的结论和合理的推测等等。
  单元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应该是了解单元内各篇文章的具体内涵,为此,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各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使他们从不同内容的文章中汲取知识,获取能力。举第五册第四单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为例。单元重点是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及风格,难点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特点。阅读时学生大都产生了疑惑:这写的是什么呀,没滋没味,流水帐一样,怎么还能获诺贝尔文学大奖呢?语言也重复罗嗦,没头没绪,哪里读得懂?经过指点,学生在耐心地读完课文后,有了明晰的认识:《变形记》写的是欧洲社会现在还存在的金钱取代亲情的社会问题,采用的是表现主义手法;《墙上的斑点》细腻地描写了作者在一个时刻内丰富的心理活动,意在暗示人们应该珍惜现在,属于意识流的写法;《等待戈多》反复地描写两个流浪汉无聊的语言和动作,是为了表现许多人都存在的懒惰、不觉悟、消极等待的思想状态,深沉地启发人们努力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法;《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它以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为原型,通过富有魔幻色彩和滑稽意味的人物言行来表现一些落后地区积重难返的社会病,从而激发人们反思和抗争。
  单元教学的第三步,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经验。作文和读书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作文是读书的目的之一。古语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明了阅读对于作文的重要,也指出了学习作文的路径之所在。所以,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一单元的文章在这方面都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可以从中至少学到一种经验。举第三册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为例。四篇文章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泪珠和珍珠》,单元提示中明确地告知我们“学习文中表达自我真实感情的方法”。这几篇文章都是现当代散文中的优秀作品,所以在散文写作上它们应该是很好的借鉴范例。我们常说散文“文中有我”“品高文自正”,也就说明了好的散文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的道理。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那颗悲愤而沉痛的心;学习《道士塔》,我们听到了余秋雨老师那激愤而无奈的叹惋;学习《故都的秋》,郁达夫那心向北国的豪迈之情把我们带回浓秋;学习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我们又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的确,真实的感情是散文的生命,这是我们学写散文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作为优秀的作品,这几篇文章给我们写作方面的滋养是多种的,譬如巧妙的修辞,严谨的布局,精当的语言,丰富的素材等。
  经过实践,我觉得单元阅读教学法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较好地完成单元内的阅读教学任务,并可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沈兰英,教师,现居陕西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