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课外阅读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

作者:龚佳林




  素质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渐提高: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学生,要提高语文素质和人生素质,不能没有课外阅读。但是,课外阅读,不能盲目进行,任其自然。要想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得积极成效,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
  
  一、课外读物有时间地域之别
  
  文学作品按历史划分有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之分,这就是时间性。每一历史阶段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包括内容上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的不同,形式上样式、风格、和创造方法的不同等等。作品的时代特点正是它一定价值的表现,但对于不太熟悉历史背景的中学生来说却会造成阅读过程中的时间性障碍。
  譬如说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女学生都不太喜欢林黛玉,她老是哭哭啼啼;她们也不太喜欢薛宝钗,她爱打小报告;她们欣赏王熙凤,认为她是个女强人。显然,女学生是以现代社会的标准来衡量古人,忽略了时代背景,只看到小说中的人物行动,并不了他们为何要那样行动,也是说,她们并没有看懂《红楼梦》。这就是时间性障碍造成的结果。但这种时间性障碍是完全可以打破的,这就要借助教师的指导。
  如果说课外读物的古今之分表现了时间性,那么,中外之别就表现了读物的地域性。
  一般来说,理解外国的作品比理解本国的作品更难,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习性迥异,欣赏习惯也不尽相同,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教师的指导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譬如有共同点的作品的比较,有某些共同点的作家的比较,不同作家笔下的有共同点的人物的比较,等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不同作品的内涵。
  
  二、课外读物有主客观效果的差异性
  
  上世纪60年代创建的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最后完成,不仅与作者相关,而且与读者有涉,读者对于作品期待水平的高下,会造就出不同的作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品的未定性。正如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种作品的未定性通常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方面是作品的客观的社会效果大于主观的创造意图。曹禺的话剧成名作《雷雨》写一个中国的旧家庭的悲剧故事,1935年在日本首演,至今以不朽的艺术魅力震撼人心,这是作者创作之时未曾预想到的,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我们现在所读的《安娜·卡列尼娜》,其内容之丰富多彩,思想之博大精深,艺术之炉火纯青都已臻绝境。这也是作家创作之初所未曾料想到的。这种主客观效果的差异性,阅历和学识都还浅薄的中学生靠教师的点拨指导,他们阅读才能读出点味道来。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亦如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作品一旦完成,便具有独立性,缺憾便只能是缺憾,再版时的修改,也只能是局部的,不可能推倒重来。作品缺失的指证也只能靠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好”,也读出不足,这样便能较全面地把握作品、评价作品。把两方面综合起来看,提高对读物的期待水平,使他们在阅读中的时候,不仅想到要读一个“故事”,而且要汲取更多、更丰富的养料,这也是教师所必须的工作。
  
  三、课外读物有高下优劣之分
  
  历史的阻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纷呈,特别是急遽发展的出版物中难以避免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再加之受物质利益驱动盗版物的粗制滥造都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十分艰险的外部环境。面对这些读物只具有初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读什么书,如何读书,都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一不小心,中学生就可能因为读书不当而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积极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就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古人云:“书犹药也。”书是治世良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读书不行。书首先是营养药,可以使人吸取养分,强身健骨;书又是祛病药,可以使人清除沉疴,治疗痼疾。过去,多少青少年就是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磨炼成一代新人,雷锋就是在革命书籍的营养的滋润下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然而,有些书也可能是毒药,可以毁人容颜,蚀人灵魂,药有治病致强之药,亦有至毒至死之药,书有教人成人之书,亦有诱人变鬼之书,一个人好书读多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时再来读不好的书就能够识别美丑,抵制邪恶,不会被毒害;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读不好的书,便极可能被毒害。中学生正是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轻则浪费光阴,重则沦为罪犯。很多罪犯的犯罪起因都与中学时期阅读不慎相关联。
  可见,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告诉学生分辨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是多么的重要。
  综上所述,中学时期,正是渴望知识、渴望了解有关世界和人生的一切,甚至连天上地上的奇事怪事都想知道的重要时期,同时,中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丰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课外阅读上既有强烈的兴趣,又容易走马观花,甚至误入歧途,因此,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绝对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这也是我们教师应担的重任,也是我们教师去为之沉思与践行的。
  
  龚佳林,教师,现居湖南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