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作者:陈小原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继续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个性发展,学生选择知识的权利得到加强。知识的课程改革与学生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主义认为,“活动是主体的活动,主体是活动的主体,没有无主体的活动,也没有无活动的主体。”而在图书馆,学生这种求知活动的主体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
  1991年国家教委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图书馆是进行课程改革,特别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阵地。随着课改的深化,学习的自由将逐渐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图书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求知途径和资料。在中学时代养成利用图书馆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过渡和衔接。
  那么,如何发挥中学图书馆在课改中的不可忽缺重要阵地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工作。图书馆文献导读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会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特点,通过编制馆藏目录、新书通报、开展文献检索专题讲座和书评活动,向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把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思想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优秀图书作为主要推荐书目,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情趣和阅读倾向。
  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时期,而良好读书习惯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渠道,是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图书馆要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阅读的引导,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如以怎样读一本好书为题,对学生进行读书辅导,用好书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拓视野,充实头脑。开展读书演讲比赛,举办读书笔记会展,评选优秀读书笔记,通过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又如,把语文学习的课堂设到图书馆,在阅览室上阅览课或作文课等;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作文等,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图书馆应“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给学生以基本技能的教育,使之具有广泛的使用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是学生有效治学的工具,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学图书馆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图书的选择和阅读法等基础知识以及网上资源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巧等等,对学生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学生检索、获取、筛选、整理信息的才能。
  将图书馆数学化,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而丰富和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是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仅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图书馆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比如,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国标兵学校——深圳市笋岗中学的师生就经常通过“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完成课前、课后的准备研究工作。知识的范围也由课堂、课本的局限,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学习的途径、方式,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变革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了课余的任何时间、空间,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场地单一性、授课方式被动性、学习兴趣的压抑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条件,为新课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发挥知识性、趣味性期刊在课改中的作用。当前一代的少年,其阅读内容和习惯与我们这些中老年人甚至一些青年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由于更多地接受了港台媒体的引向而更喜欢阅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趣味性、知识性读物。鉴于此,课改中的图书馆就更应该适应当前一代中学生的特点,发挥知识性、趣味性期刊在课改中的作用。知识性、趣味性期刊应该成为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载体,也应该构成图书馆活动的内存动机之一。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直接约束着图书馆的“提供”或“生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利用”或“消费”的效益。应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读者。
  知识性、趣味性期刊为学生汲取更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经济驱动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在宣传出版中,一些资产阶级、封建腐朽思想乘虚而入,致使一些期刊杂志的内容庸俗、颓废。有的以“纪实”为名,虚拟、夸大社会丑恶现象,有的以热点“揭秘”为由,宣扬伪科学,报道严重失实等等。因此,要做好此类刊物的导读工作,就必须强调导读的思想性。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其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图书馆在新课改中是任重道远而又天地广阔的。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很有必要从科教兴国和中华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新课改,进一步重视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以配合新课改的深入开展。
  
  陈小原,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