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兵车行》教学例谈

作者:马伟平




  目前我们的诗歌教学严谨有余,而灵性不足;解析明白,而诗意寡淡,也失去了诗歌张扬文化和疗救人心的作用。“读”,可以朗声齐诵,也可以意会默念,可以自由选择,可以不带有任何任务的制约,可以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甚至可以和标准的朗读“版本”不一样……只要能够表达即时即地你的真实感受,只要能够和诗歌本身的内在节律相吻,就是有价值的。
  我们在思考如何将“讨究”的程序与“吟诵”的陶染相结合的过程中,以杜甫诗《兵车行》的教学实践为例,努力体现“读为根本”的语文本色美,构筑“自由有序”的课堂流程美。
  
  1、在自由诵读中激趣
  
  我们在引导学生初读诗歌时,不妨让他们自由诵读全诗,从“减压”和“释放”的角度,让他们以自己原初的思维触角和情感倾向去感受文本,让文本以最直接的语言魅力和人文内涵给学生一种冲击力,这也许比让学生背负着许多阅读使命去跨越障碍要来得真切自然,也许他们能在自由诵读过程中,捕捉到那些曾经在作者脑海中久久盘桓的画面,进而沉淀下来,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收获。因为,教育的结果就是沉淀在学生心灵深处历久弥香的一种底色。同样,自由诵读也给学生亲近文本的心理氛围,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在教学《兵车行》一诗时,先让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全诗,让声音和画面交融,让语言和情感碰撞,再现那种撼人心魄、悲声四起的场景,自然在学生心中形成吐纳翕张的情感波澜,在学生的诵读浑响中,仿佛有出征的号角,有牵衣顿足的别离之痛,有兵戈相击的泠泠作响,特别是开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几句,那种“漫天尘土乱飞扬,古来征战几人还”的慷慨悲怆,非愁肠回转的诵读不能尽现诗人家国之恨也。在诵读之中,学生的情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了,诗歌的文气也自然流露出来了。
  
  2、在合理变读中融情
  
  诗歌朗读注重音节停顿、语气语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妨引导学生用夸张、变化的节奏尝试着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不必拘泥于老师的朗读范式或者其他的朗读摹本,也许这样更能融合进学生自己的情感动因。
  在《兵车行》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由选读相关语句的时候,有的学生在读第一段的时候,开篇几句读法上风格迥异,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激越慷慨,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变化,都表现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那么在阅读风格上就会有差异,我们最好不要用“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诅咒一起来读”这样的话语来规范学生的初始阅读,这样的话语总让人感觉很生硬和勉强。
  
  3、在意境赏读中涵咏
  
  《兵车行》一诗叙事性很强,但字里行间渗透了斑斑血泪,我们在引导学生赏读品味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一是整体性,可以抓住诗歌当中提挈全文的关键语句,或者是前后呼应、有逻辑联系的语句来重点阅读。二是象征性,通过画面再现,揭示象征意义。“尘埃”、“百草”、“天阴雨湿”,让学生抓住这些词句,揣摩阅读,摹声状色之中,也给自己的心情着色。三是认同性,赏读是需要距离的,我们穿过历史的风烟,阅读古人的作品时,需要有一种同情和共鸣,去寻找“回家的路”。
  
  4、在意象审读中启智
  
  诗歌特定的意境氛围,给读者心理上带来强烈的情感暗示,这时候需要把这种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意象上,在揣摩审读中启迪心智,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体现课堂知情结合、理法相融的结构流程。表现在“读”上,则需要揣摩质疑、纵横勾连了。如《兵车行》中的教学设计中,我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诗中写‘荆杞’和‘百草’两句,对表现诗歌主旨有何作用?”我们引导学生揣摩沉思、默读联想,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一是诗人用的是点染的手法,即在叙述主要事件(送别征人)的同时,用看似闲笔的景物描写或其他细节,来渲染烘托主题的手法。“荆杞”和“百草”,本指蓬蒿丛生、土地荒芜的情景,在这儿可以用来烘托统治者穷兵黩武、老百姓民不聊生的主旨。二是诗人用“荆杞”和“百草”喻指戍卒征人们命如草芥的悲凉。在这样审慎阅读、意会揣摩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的力量,使诗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得以充分地诠释,也使诗歌教学的课堂因此而充满智慧和灵动。
  诗歌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程序化的解析,也不能陷入多元解读、没有旨归的泥淖。诗歌教学应该呈现出“自由有序”的流程美,从学生的心理流程来看,要张弛有度、缓急有致、张扬个性与沉潜意会相结合。从内容结构来看,整体与局部、解释与表达、接收和输出之间,始终呈现出“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最终趋向新的平衡和有序。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多样综合、灵活生动的“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马伟平,男,现居江苏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