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

作者:陈志高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与学无疑是诸多师生深感头疼的问题,在高考中,文言文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高考中最容易丢分的部分。然而,如果教学得法,特别是注重对文字的深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在高考中,文言文反而会成为学生最不易丢分的地方。
  一、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智趣与乐趣。如一些身兼虚、实词双重身份的词语,由于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虚词,在学生大脑中已形成固定思维,而在古汉语中经常作实词用。这时候,学生就很难理解,甚至厌学。如:
  “如”在学生的定向思维中往往作为虚词“如果”、“比如”、“像……”理解,而“如”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却相当丰富。
  “如”是个会意字,由“女”和“口”组合而成。
  1、如字从口,表示随从、顺从他人,同意他人的意见要用口来附和;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物,被认为是随于他人的人,所以“如”字从女。这样,“如”的本义就表示随从、依照。如:“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2、随从、顺从他人,则表示双方的意见相符,有相似、相象之义,所以,“如”又用来表示好像、相似。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柳宗元《小石潭记》)
  3、相象、相似暗含相比较,所以“如”又用来表示及、比得上。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4、“如”表示从随,故引申指往、去。如:“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司马迁《鸿门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试《赤壁赋》)
  这里,对“如”字的探讨,不仅能让学生兴趣大增,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我国女子在历史发展中社会地位发展变化的思索,甚至能激发学生“孝”字当先的为人美德。
  二、审美性,让学生在感受汉字无穷魅力的同时,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
  这样,就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文言文。如:
  引:作为一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由大、弓两个字组合而成,字形左边是“大”,像一个人的形状;字形右边是“弓”,像一张弓。整个字形像一个人正在张弦拉弓,字形呈现给学生的,不只是拉弓射箭、打猎,而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某段历史或某个英雄人物等意义。小篆字形左边是“弓”,右边像箭形。
  1、箭要发射时,要用力张弓拉弦。故“引”首先解释为开弓。如:“齐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吕不韦《吕氏春秋·壅塞》)
  2、“引”由开弓分别引申指延长、引导、引起、引用等意义。如:“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矣。”(《孟子见梁襄王》)
  3、“引”在古汉语中还可用为拉、率领等意义。如:“见人方欲引婴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引兵欲攻燕。”(《史记·秦始皇本纪》)
  “引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深刻性。我们的文言文教与学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应对某些部分进行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个别字、词要具有穷追不舍的精神,探索文字奥秘,使汉字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美与灵动,从而达到隐性的素质教育。如“凶”。
  凶:在其小篆字形中,外部像地面下陷的坑,中间交叉的两笔是抽象的符号,表示有东西陷落在地坑中。
  在古代,灾难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对其无法作出解释,于是,古人便用东西陷落在地坑中间来表示。这样,“凶”的最初意义就为灾难。
  1、古人把多灾多难的年份称为灾年。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2、“凶”由灾难、不吉利的意义引申指残暴、凶恶。如:“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范晔《后汉书·朱穆传》)
  3、“凶”由凶暴引申指施暴的行为,特指杀人或伤人。如:“行凶杀人。”
  4、“凶”还引申指程度厉害。如:“来势凶猛。”
  文言文的教与学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注重于文字的探讨,集趣味、审美、深刻于一体,文言文的教与学将迎刃而解,并且将大大推动学生智、意、情、知的发展。
  
  陈志高,教师,现居贵州罗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