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钟海英




  “主体教育思想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让学生以学得间接经验为主,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致使学生失去了天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也常常不在课堂里表现出来。本人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载体。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具体地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追求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关注活动中新的目标的不断生成,新主题的不断生成,让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成为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成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学校教育的课程得到有益的拓展,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可以自由栽种兴趣之苗的活土。
  下面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激活学生兴趣
  
  以往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被禁锢在一个极小的点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这无疑给广大的老师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我努力让教学内容跳出教材,扩展到相关的信息媒体,扩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开发着眼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从而为学生构建主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的智力背景。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语文综合性中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出个性飞扬的自我,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了一个天生的、自然的学习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参与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1. 立足学生兴趣开发活动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所以老师可以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开发课题,我在实践过程中尝试把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有时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列出五至八个主题让学生去选择,各个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在一次活动中,我开列出了五个主题供学生选择,学生自主选择了《多彩的植物》为主题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对植物的收集和研究成了学生课间的主要谈话内容,交流所知道的相关信息成了他们的乐趣,捡到一片落叶,会想到用落叶贴画,喝着金银花茶会想到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而主动地提出开展第二阶段的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再如在一次《九大行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的小组对“黑洞”产生了探究兴趣,有的小组对“九珠连心”产生了兴趣,有的小组对“天外来客”产生了兴趣,老师灵活地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第二次活动内容。由于课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开放的、感兴趣的,他们的学习欲望得到充分地激活,自然对学习会倾注全部的热情,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2. 立足生活开发活动内容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在要求,传统的教学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注重人类文化的传承,因此传统教学过程也往往成为“文化知识复制”的过程,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将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接受教育,如结合学校的环保教育主题,我们开展了《水资源的污染调查》、《白色污染现状》;针对学校安全隐患问题,开展了《校园安全大家谈》的活动。孩子们去调查访问让他们容易受伤的场所,拿着相机去拍摄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角落,再去分析、总结,学习热情高涨。显而易见,着眼于学生生活开发的活动内容,可以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地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立足社区环境资源特色开发活动内容
  大自然、社会、社区是大课堂,是活教材。社区教育是学习的社会化基础,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综观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功能,将学生长时间地禁锢在一个狭小空间,忽视了其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满足。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向社区,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社会经验。我在从《废电池谈起》为主题开展的一次活动中,让学生搜集了大量资料,分析、了解了废电池对人类、自然的危害后,让学生走进社区,去采访社区人群对废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对废电池的处理方法,去调查社区废电池回收箱分布状况,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访问总结,孩子们发现了人们对废电池危害认识的不足,讨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补救活动,他们向社区人群派发倡议书,在社区设立废电池回收箱,想方设法为绿色环境尽自己一份力。这种学生走向社会可以直接体验、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由活动、自我实践的活动,有效地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给学生展示了以往不曾领略过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它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
  1.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这种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材料,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活动。
  设计学习包括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创造出实施的办法,如设计学校草坪、设计班级形象宣传画、设计学生俱乐部组织体系、设计一个雕塑方案、设计一套校服、设计一个学校班级管理系统等;改进某一系统,排除系统障碍;计划和组织一项活动,对活动所需要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于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更强调操作性和针对性,更注重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 以社会考察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活动。
  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
  4. 以社会参与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是指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的根本特征是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它有利于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用一种学习方式组织活动,也可以用几种学习方式贯穿于一次活动过程中,但不管是一种还是几种学习方式,这种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都会让学生兴奋不已。
  笔者在组织题为《服装大观园》的活动时,创设了一个跨国服装集团公司招标分公司的情境,让学生自行组合公司参加竞标,服装总公司出示竞标过三关内容,第一关:考考你的研究水平——关于服装的研究;第二关:看看你的创造力——与服装有关的创意制作;第三关:测测你的想象力——未来服装设计。不难看出,第一关即第一阶段学习,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为了过好第一关,各个公司想方设法确立与众不同的研究子课题,有以《缤纷服装50年——20至60年代》为题,有以《毛衣的成衣过程》为题,有以《中国历代服饰研究》为题……,围绕子课题,他们合作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撰写研究报告;第二关即第二阶段学习是设计性学习,这个可以自由的创作与服装有关的制作的方式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有的公司利用废物制作环保服装,有的公司动手制作服装工艺品,有的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的时装……那段时间,他们课间、课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自己动手做了什么制作;第三关即第三阶段的学习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性学习,平时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一定是眉头紧锁,但这个创意服装设计,学生写出的文章却出乎我的意料。勿用置疑,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乐学、好学、肯学。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课堂上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变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人人动手的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两方面都作了重大变革,还可以在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两方面做相对应的调整,为成长中的学生提供了一方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兴趣,磨砺了意志,在实践中学会了交流、学会有责任地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一方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地,在这片广大教育者用心营造的宽松、自由的境界里,他们敢爱、敢想、敢为,他们将以希望为帆、以兴趣为桨,驶向成功的彼岸。
  
  钟海英,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