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古代诗文培养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

作者:原凤英




  2001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作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文,新课程方案明显增加了大量的优秀篇目,可见古代诗文在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中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量的增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古代诗文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从质上寻求突破。那么如何利用古代诗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问题的提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中国古代诗文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发挥其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可以挖掘发挥古诗文中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人格素质,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功用在于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能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和情。而现在应试教育只重知识的积累和把握而忽略了情感世界的审美,使学生变成了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想象力的人。进行古诗文教育恰恰可以使学生从感官上、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愉悦,从而弥补人性发展在情感这方面的严重缺损。
  古代诗文在文字上是优美的,在艺术形象的画面上是具体生动的,那么这一切就会反应到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感到有声有色,好看好听,从而产生感官愉悦。
  1、聆听古诗文的音乐美: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止。”全诗分为三段,每段的词法大致相同,但在关键位置用不同的字,于是作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充分发挥了歌谣作用;句法的重复产生了音乐效果,相同的句法在关键位置采用不同的字,又在统一的格式中产生张力,避免了单调的机械句式。同时,每行四字的句句节奏加上变化的押韵,也加强了音乐效果,念起来抑扬起伏,给人荡漾摇摆的感觉,和诗中男主角乘船尾随女主角的动作配合。
  2.欣赏古诗文色彩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读杜甫这首诗,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它的韵律极为和谐,诗句对仗工整,用语精妙,读起来琅琅上口,它所描绘的画面,各种色彩和声响相互映衬,令人耳目一新,近景、远景、静态、动态相互配合,给人以纵深之感,这就造就了感觉器官上的舒适和愉快。这也是审美功能最浅层的作用。这些古诗文的讲解大可抛开字句的解释,而重在诵读,使学生自我感受到古诗文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味。
  3、感悟古诗文意象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其清丽的诗风描绘了月夜松林图: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问留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特别的明净、清幽,在这样的月光下,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所以浣女洗衣归来,渔夫下河捕鱼,具有诗情画意,此所谓“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样的宁静、美好,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己。
  4、体味古诗文情感美。学生在阅读古代诗文作品时,由于受到作品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力量的感染,感受到自己在审美情趣等方面升华和提高,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例如:在读屈原《离骚》时,分析课文可以充分挖掘出屈原那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为了崇高的理想而上下求索、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那种光照日月的伟大价格。在诗人创造的那个艺术世界里,学生感到自己的灵魂也仿佛升腾起来,随着诗人自由的飞翔,同时产生了对无耻小人的蔑视之情。正是在这种灵魂的漫游中,使学生获得一种巨大的精神喜悦,树立起正确的情感审美观。
  诗歌从创作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教学中正是利用于此来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进而深层体会到人类的爱和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感情。“剪不断,理还乱”是千古离人的感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壮志难酬的愤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万千慈母的情怀。那么古代诗文教学中就可以由表层的判读到情感体验进而上升到对外抒发(例如充满情感的诵、吟哦等)。
  古代诗文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们虽然诞生于童年,但‘天生丽质’精纯深邃,依然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眼光和审美取向。”这虽然是针对《诗经》而发的议论。但我认为将这种观点向中国所有优秀古典诗文推及也不过分。其次,可以挖掘古诗文中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诗言情”、“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读者能追求捕捉到“这个志”、“这种情”,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志趣和美好情操,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说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它是一种人文教育、播种教育。其方式不是象写了政治文件后的发言表志的“立竿见影”式的教育,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潜移默化的教育。古代诗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弘扬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学习古代诗文的目的之一。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危亡,时局动乱,爱国诗人难酬壮志,唯有寄诗来抒写心中愤懑与焦虑。如南宋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境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主题不但贯穿陆游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他的精华和灵魂。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英武豪迈等,都能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
  最后挖掘古诗文的智能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古代诗文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以史为鉴,以文为用。古代诗文在教如何学的问题上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顾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概述了读书之乐。书、酒、简单食物、音乐(天籁或人籁)具备,构成一幅幅读书乐的图景。陶渊明读书并非为了赚钱,并非为了做出人头地的学者。他无所为而为的读书态度,可为学生参考,使学生摆脱沉重的读书负担。同时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有时又十分认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无论如何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古人的学习方法是古代诗文中智能因素之一。今日学来仍能有所得。
  当然,在对古诗文本身的鉴赏中包含智能因素,如联想能力的培养。一个创造者,需要有较强的联想能力。通过联想可以由此及彼扩大思路。诗歌鉴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读者也要善于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诗作。如李清照《一剪梅》词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在心中,发而为形,才能愁锁眉间,而李清照却反过来先写眉头,再写心头,这是果。为什么有这个果呢?一“才”字暗示,愁情由眉到心之前,已经历了由心到眉的过程。其愁绪循环往返,运动又快,从而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给人无止境的遐想,这是因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联想,沿着诗歌感情发展的线索,把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出来,使作品形象丰富充实,这样才能领会诗歌所表现的丰富内容。
  读古代诗文如读春天大地,你会发现许许多多鲜花给人以美的感受;读古代诗文,如读秋天的原野,你会看到一篇篇文章犹如一株株思想果实累累的树,给人心灵上的丰收。读古代诗文如读一条美丽的河流,大有千帆竞渡于河,万才争春于岸的气势。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文化遗产璀璨丰厚,尤其是古代诗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中国人格精神的塑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立于二十一世纪的起点,重新挖掘古代诗文所蕴涵的种种人格培养价值因素,剔除其不适合时代精神的陈旧观念,粹取保留其精华所在,从而更好地联系传统,指向未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诗教”的回归将重新点燃古老的民族的文化圣火,让学生回到诗的王国中,以高扬的激情、健全人格谱写艺术的人生。
  
  原凤英,女,教师,现居山东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