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简析《绿》的女性美

作者:蒋福秀




  朱自清的散文《绿》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完整一体地把“绿”当作千娇百媚的美人来写,以情感的画笔,一层一层地点染出“绿”的不同凡响的女性美。
  
  一、美在婀娜多姿的形态上
  
  “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在朱自清的艺术视觉里梅雨潭波纹的“绿”像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少妇袅袅娜娜、荣光四射地出现在舞台上,那拖着的绿色裙幅因少妇的雍容华贵而显得光彩照人。
  
   二、美在亦动亦静的神态上
  
  “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梅雨潭因小瀑布的注入,在水下形成了暗流,但表面却只泛起阵阵涟漪。这神态使人想起初恋的少女,她情窦初开,虽表面矜持,但内心却涌动起爱的波澜。这一传神入骨的比拟生动描绘出“绿”似静非静、静中含动的那种难以言传的神态,同时又赋予“绿”以姑娘初恋般的羞涩美。
  
   三、美在柔软水灵的色泽上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起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绿”带给人的感觉是明亮,是柔嫩。尤其这柔嫩的感觉竟神奇地沟通了作者美妙的审美触觉,使他自我感觉到水灵白嫩的皮肤一如杜甫所言:“肌理细腻骨肉匀。”眼前“绿”的色泽,使作者想起妻子,想起女儿,瞬间作者领略到家庭的天伦之乐。
  
   四、美在晶莹纯净的质地上
  
  “她又不染些许尘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悄悄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在句中“碧玉”即玉人,显然朱自清是以人显其色,他将欣赏艺术女人的感觉包孕其中,梅雨潭的“绿”,绿得晶莹,绿得纯净,绿得通体一色,使朱自清迷醉,他只感到这“绿”犹如清丽脱俗,通体丽质的“玉人”一般,百媚横生,顾盼生情。
  
   五、美在迷狂沉醉的呼唤上
  
   “绿”那汪汪一碧使作者心旌神摇,使其在迷狂陶醉中直呼唤其“女儿绿”。很显见,他把这片绿想成了活泼可爱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又直接想成自己渐渐长大的“女儿”,以“有手拍着你”、“扶挽着你”、“掬你入口”的亲昵动作,抒发父女之间难割难舍的骨肉之情,以至最后直唤其“女儿绿”。这些父女亲情,在作者对“绿”的刻骨铭心的内心体验中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了对“绿”的女性美的“追捉”。
  
  蒋福秀,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