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新课的导入艺术

作者:刘家怀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开始,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手段。它如同一根琴弦,撩动着学生的好奇之心;如同一只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人将导入喻之为“上弦”、“定调”、“开场白”,形象地概括了导入的重要作用。因此,导入的设计,应做到形式上别出心裁,内容上管中窥豹,思路上激活引导,思想上启迪感悟,效果上先声夺人。
  一堂新课的导入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好这个导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情境导入
  
  贝多芬说:“在我作曲时,我的思想中总有一幅画,并且按照这幅画去工作。”可见情境之重要。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陆机《文赋》中说:“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可见情境的创设,要有激情,有想象力。且景中寓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盈于海”。所谓情境教学,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当一名出色的导演,根据文本的意境,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境,表达一种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想象优美的意境,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升华心灵的境界。如教学《听潮》一文,可先让学生听《听潮》的朗读磁带,观看关于大海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想象并描绘大海的情状,谈对大海的感受、对人生的启迪。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由情入景,由景生情,使文章体现出来的意境美、情感美、情操美更利于学生感觉和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课堂导入中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二、设疑导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向学生提出恰当的疑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学生由疑而思,启迪感悟。如《向沙漠进军》一文的导入可以这样设计:地中海沿岸曾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现在为何是一派荒凉景象?沙漠的游击战和阵地战是怎样袭击人类的?人类用怎样的手段来降服沙漠?这样设疑,步步导入,简括凝练,紧扣题旨,学生的兴趣得到强烈的激发,思维开始活跃,很快投入到学习求知的状态之中。那么,如何设疑呢?1.要明确疑的角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想,提示思考的方向。2.合理设置疑的坡度。就是要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配置问题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拾级而上。3.把握疑的深度。就是设疑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把握问题难易程度,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不可即,而是跳一跳才能
  得到。
  
  三、名言导入
  
  名言简洁凝练,高度概括,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给人以警示,对他人的思想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主导着一个人一生的目标和成长,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座右铭。现在的中学生特别喜欢名人名言,不断搜集并专门整理记录下来,以此自勉。基于此,我在教学中也常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如教学《发问的精神》,先给学生导入几句与文本有关的名言:1.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2.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问问题罢了——爱因斯坦;3.发问是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钥匙——牛顿。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既积累了一些课外知识,拓宽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大了信息储存量,又能快速与文本展开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达到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兼收并蓄的理想效果。
  
  四、乐曲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学习的内在动力。现在的中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如歌曲、音乐等导入新课,就是一种新颖活泼、易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好方法,它可以迅速引起学生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鼓舞斗志。如教学《七根火柴》,可先播放课件《长征》主题曲,乐曲把学生的想象带入了三十年代红军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那场景、那氛围、那形象深深感染了学生,打动了学生。学生的思绪情感立刻进入了课堂文本的角色,这样很自然地就联结到《七根火柴》这篇课文。利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激活思维想象,增强感染力。
  当然,导入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还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幽默笑话等导入新课。总之,导之有法,导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都离不开教师高水平的业务素质。教师应不断钻研教材,因材施法,并结合时代特点,及时摄入一些新知识、新方法,这样,教学时方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使得课堂教学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刘家怀,男,教师,现居山东博山。